我国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其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7-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结构安排 | 第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基础 | 第20-29页 |
2.1 金融发展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1.1 金融发展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1.2 金融发展理论的历史回顾 | 第21-22页 |
2.2 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 | 第22-25页 |
2.2.1 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历史演变 | 第24-25页 |
2.2.3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 第25页 |
2.3 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25-28页 |
2.4 本章小节 | 第28-29页 |
第3章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现状分析 | 第29-52页 |
3.1 我国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9-38页 |
3.1.1 中部地区金融总体规模水平 | 第29-31页 |
3.1.2 中部地区金融结构状况 | 第31-36页 |
3.1.3 中部地区金融效率现状分析 | 第36-38页 |
3.2 我国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的基本历程 | 第38-47页 |
3.2.1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总体演进历程 | 第39-40页 |
3.2.2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情况分析 | 第40-44页 |
3.2.3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情况分析 | 第44-47页 |
3.3 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47-51页 |
3.3.1 金融总量规模偏小 | 第47-48页 |
3.3.2 金融结构不尽合理 | 第48-49页 |
3.3.3 金融效率有待提高 | 第49-50页 |
3.3.4 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2-64页 |
4.1 计量模型的构建和指标选取 | 第52-56页 |
4.1.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第52-54页 |
4.1.2 指标的选择 | 第54-56页 |
4.2 指标数据描述和平稳性检验 | 第56-58页 |
4.2.1 指标描述性分析 | 第56-57页 |
4.2.2 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57-58页 |
4.3 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分析 | 第58-63页 |
4.3.1 数据平稳性检验结果 | 第58-59页 |
4.3.2 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回归结果 | 第59-61页 |
4.3.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金融发展进一步支持产业优化的政策建议 | 第64-68页 |
5.1 增强金融综合实力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第64-65页 |
5.1.1 注重地区金融总量规模的扩大 | 第64页 |
5.1.2 注重地区金融结构的优化 | 第64-65页 |
5.1.3 注重地区金融效率的提高 | 第65页 |
5.2 多管齐下 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 第65-67页 |
5.2.1 建立风险投资体系 支持高技术产业发展 | 第65-66页 |
5.2.2 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 第66-67页 |
5.3 完善相关政策 注重政策之间的协调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A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