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Cu、RE对Al-Cu-Mn铸造铝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图表清单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高强铝合金第13-14页
        1.1.1 铝合金及其分类第13页
        1.1.2 高强铝合金概述第13-14页
    1.2 高强铸造铝合金第14-17页
        1.2.1 铸造铝合金的应用第14-15页
        1.2.2 高强铸造铝合金的研究及发展现状第15-16页
        1.2.3 时效析出相的理论研究第16-17页
    1.3 合金元素在 Al-Cu 系铸造铝合金中的作用第17-22页
        1.3.1 Cu 的作用第17-18页
        1.3.2 Mn 的作用第18-19页
        1.3.3 Ti 的作用第19-20页
        1.3.4 Zr 的作用第20-21页
        1.3.5 Cd 的作用第21页
        1.3.6 Fe、Si 的作用第21页
        1.3.7 RE 的作用第21-22页
    1.4 Al-Cu 系合金的熔炼及铸造工艺第22-25页
        1.4.1 熔炼第22-23页
        1.4.2 铝合金的铸造工艺第23-25页
    1.5 Al-Cu 系合金的主要铸造缺陷及预防措施第25-26页
        1.5.1 热裂第25页
        1.5.2 缩孔缩松第25-26页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二章 实验方案及实验方法第27-32页
    2.1 实验技术路线及合金的成分设计第27-28页
        2.1.1 实验技术路线第27页
        2.1.2 合金的成分设计第27-28页
    2.2 合金熔炼过程第28-29页
    2.3 热处理工艺第29页
    2.4 性能检测及组织观察第29-32页
        2.4.1 布氏硬度第29-30页
        2.4.2 室温及高温抗拉强度第30页
        2.4.3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第30页
        2.4.4 X 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0-31页
        2.4.5 金相观察(OM)第31页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SEM)第31页
        2.4.7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EM)第31-32页
第三章 Cu、RE 对 Al-Cu-Mn 铸造铝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2-48页
    3.1 固溶温度的确定第32-36页
        3.1.1 合金铸态样品的 DSC 分析第32-33页
        3.1.2 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的微观组织第33-36页
    3.2 Cu 对 Al-Cu-Mn 铸造铝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6-42页
        3.2.1 不同 Cu 含量 Al-Cu-Mn 合金的组织第36-38页
        3.2.2 铸造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第38-40页
        3.2.3 合金拉伸断口 SEM 形貌第40-41页
        3.2.4 分析与讨论第41-42页
    3.3 RE 对 Al-Cu-Mn 铸造铝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2-47页
        3.3.1 RE 对 Al-Cu-Mn 铸造铝合金组织的的影响第42-43页
        3.3.2 RE 对 Al-Cu-Mn 铸造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3-45页
        3.3.3 合金拉伸断口第45页
        3.3.4 分析与讨论第45-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时效对 Al-Cu-Mn 铸造铝合金力学性能及析出相的影响..第48-61页
    4.1 单级时效第48-53页
        4.1.1 时效时间对 Al-Cu-Mn 铸造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8-49页
        4.1.2 时效温度对时效时间对 Al-Cu-Mn 铸造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9-50页
        4.1.3 时效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第50-53页
    4.2 分级时效第53-56页
    4.3 时效强化的机理分析第56-60页
        4.3.1 时效的过程第56-57页
        4.3.2 时效强化机制的分类第57-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结论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67页
个人简历及研究成果第67页
    一、个人简历第67页
    二、在校期间学术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处理对AZ80镁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一篇:机器人弧焊增材制造离线编程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