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薪酬视角下基层民政人才激励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关于全面薪酬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2 国外关于激励理论的研究 | 第13-14页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4.1 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4.2 关于基层公务员激励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4.3 关于全面薪酬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4 关于人才激励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5 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 第19-20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6 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研究基础 | 第21-29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2.1.1 薪酬及全面薪酬 | 第21-22页 |
2.1.2 基层民政人才 | 第22-23页 |
2.1.3 激励 | 第23-24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2.2.1 激励理论 | 第25-27页 |
2.3 现实基础 | 第27-29页 |
2.3.1 基层民政人才激励的现实差距 | 第27-28页 |
2.3.2 改革与发展对基层民政人才建设迫切需求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全面薪酬视角下基层民政人才激励体系设计 | 第29-34页 |
3.1 全面薪酬要素的构成 | 第29页 |
3.2 全面薪酬要素及激励效用分析 | 第29-32页 |
3.2.1 货币性薪酬激励要素 | 第30-31页 |
3.2.2 非货币性薪酬激励要素 | 第31-32页 |
3.3 全面薪酬激励效用对基层民政人才适用性分析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基层民政人才激励状况的实证研究 | 第34-45页 |
4.1 问卷的设计 | 第34页 |
4.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34-35页 |
4.3 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 第35-36页 |
4.3.1 问卷信度 | 第35-36页 |
4.3.2 问卷效度 | 第36页 |
4.4 调查样本特征统计分析 | 第36-37页 |
4.5 货币性薪酬激励要素实证分析 | 第37-38页 |
4.5.1 基层民政人才薪酬 | 第37-38页 |
4.5.2 基层民政人才福利 | 第38页 |
4.6 非货币性薪酬激励要素实证分析 | 第38-45页 |
4.6.1 基层民政人才的工作环境 | 第38-40页 |
4.6.2 基层民政人才的职业稳定性 | 第40-41页 |
4.6.3 基层民政人才的工作感知 | 第41-45页 |
第五章 全面薪酬视角下基层民政人才激励的主要问题 | 第45-48页 |
5.1 货币性薪酬激励方式存在缺陷 | 第45-46页 |
5.2 非货币性薪酬激励效应不足 | 第46-48页 |
5.2.1 工作环境 | 第46页 |
5.2.2 职业稳定性 | 第46-47页 |
5.2.3 工作感知 | 第47-48页 |
第六章 全面薪酬视角下基层民政人才激励的策略 | 第48-53页 |
6.1 对基层民政人才激励的原则 | 第48-50页 |
6.1.1 以人才需要为前提 | 第48页 |
6.1.2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 第48-49页 |
6.1.3 激励相容原则 | 第49页 |
6.1.4 控制激励成本原则 | 第49-50页 |
6.2 全面薪酬视角下激励策略 | 第50-53页 |
6.2.1 货币性薪酬激励 | 第50-51页 |
6.2.2 非货币性薪酬激励 | 第51-53页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