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9-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34页 |
第一章 RNA 干扰技术在昆虫中的应用 | 第13-24页 |
1 昆虫 RNA 干扰的机理 | 第13-14页 |
2 dsRNA 的摄取和递送方式 | 第14-17页 |
2.1 环境 RNA 干扰和系统 RNA 干扰 | 第14-15页 |
2.2 注射方式递送 dsRNA | 第15-16页 |
2.3 口服方式递送 dsRNA | 第16-17页 |
2.4 浸泡方式递送 dsRNA | 第17页 |
3 RNA 干扰在昆虫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3.1 鞘翅目昆虫的 RNA 干扰 | 第17-18页 |
3.2 RNAi 在其他昆虫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页 |
4 RNAi 在荒漠拟步甲科昆虫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 第18-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9-24页 |
第二章 昆虫抗冻蛋白的研究进展 | 第24-34页 |
1 昆虫抗冻蛋白的结构特点 | 第24-26页 |
1.1 云山卷叶蛾抗冻蛋白 | 第24-25页 |
1.2 黄粉虫抗冻蛋白 | 第25页 |
1.3 赤翅甲抗冻蛋白 | 第25-26页 |
1.4 其他鞘翅目昆虫抗冻蛋白 | 第26页 |
2 昆虫抗冻蛋白的作用机制 | 第26-27页 |
3 昆虫抗冻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 第27-30页 |
3.1 昆虫抗冻蛋白的抗冻功能 | 第27-28页 |
3.1.1 昆虫抗冻蛋白的热滞效应及抗冻作用 | 第27-28页 |
3.1.2 抑制重结晶作用 | 第28页 |
3.2 昆虫抗冻蛋白的非抗冻功能 | 第28-30页 |
3.2.1 非生物胁迫对昆虫抗冻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28-29页 |
3.2.2 昆虫抗冻蛋白在非结冰低温下对生物的保护作用 | 第29页 |
3.2.3 昆虫抗冻蛋白对生物的热保护作用 | 第29页 |
3.2.4 昆虫抗冻蛋白对细胞膜的保护作用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第二部分 实验内容 | 第34-89页 |
第一章 温度对各发育阶段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4-55页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34-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2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36-37页 |
1.1.1 试虫来源 | 第36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1.1.3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37-42页 |
1.2.1 各发育阶段黄粉虫的温度处理 | 第37页 |
1.2.2 黄粉虫总 RNA 提取及 cDNA 合成 | 第37-40页 |
1.2.3 黄粉虫 afp 基因及内参基因的 Real-time PCR 引物及标准质粒的构建 | 第40-41页 |
1.2.4 实时荧光定量 PCR 反应 | 第41-42页 |
1.2.5 数据分析 | 第42页 |
2 结果 | 第42-50页 |
2.1 黄粉虫的总 RNA 提取 | 第42-43页 |
2.2 黄粉虫内参基因 Tm18S 标准质粒的构建 | 第43-44页 |
2.3 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 Tmafp 及内参基因 Tm18S 的标准曲线、扩增曲线及溶解曲线 | 第44-46页 |
2.4 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在各发育阶段的表达规律 | 第46页 |
2.5 高温对各发育阶段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6-48页 |
2.6 低温对各发育阶段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8-50页 |
3 讨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第二章 利用细菌表达 dsRNA 介导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的 RNA 干扰 | 第55-74页 |
摘要 | 第55页 |
Abstract | 第55-5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60页 |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57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57-60页 |
1.2.1 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57-58页 |
1.2.2 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 dsRNA 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第58-59页 |
1.2.3 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的 RNA 干扰 | 第59-60页 |
1.2.4 数据分析 | 第60页 |
2 结果 | 第60-68页 |
2.1 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60-63页 |
2.1.1 含有 Bgl II 和 Pst I 酶切位点的 Tmafp433 基因干扰片段的克隆 | 第60-62页 |
2.1.2 Tmafp433 基因干扰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62-63页 |
2.2 Tmafp-dsRNA 和 W-dsRNA 的诱导表达 | 第63-65页 |
2.3 抗冻蛋白基因干扰后黄粉虫幼虫的死亡率统计 | 第65页 |
2.4 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干扰后总 RNA 的提取 | 第65-66页 |
2.5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干扰后的表达 | 第66-68页 |
3 讨论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第三章 利用 RNA 干扰技术对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的功能研究 | 第74-89页 |
摘要 | 第74页 |
Abstract | 第74-76页 |
1 实验材料 | 第76页 |
1.1 实验仪器 | 第7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6-79页 |
2.1 黄粉虫抗冻蛋白基因的 RNA 干扰 | 第76页 |
2.2 RNA 干扰 Tmafp 基因后黄粉虫耐寒生理指标的检测 | 第76-78页 |
2.2.1 黄粉虫耐寒性的测定 | 第76-77页 |
2.2.2 黄粉虫过冷却点的测定 | 第77页 |
2.2.3 黄粉虫血淋巴渗透浓度的测定 | 第77-78页 |
2.3 RNA 干扰 Tmafp 基因后黄粉虫耐热性的检测 | 第78-79页 |
2.3.1 黄粉虫耐热性的测定 | 第78-79页 |
2.3.2 黄粉虫经热胁迫后 Tmafp 基因的表达变化检测 | 第79页 |
2.4 RNA 干扰 Tmafp 基因后黄粉虫耐干旱能力的检测 | 第79页 |
3 结果 | 第79-85页 |
3.1 抗冻蛋白对黄粉虫耐寒性的影响 | 第79-82页 |
3.1.1 黄粉虫耐寒性的测定 | 第79-80页 |
3.1.2 黄粉虫血淋巴渗透浓度的测定 | 第80-81页 |
3.1.3 黄粉虫过冷却点的测定 | 第81-82页 |
3.2 抗冻蛋白对黄粉虫耐热性的影响 | 第82-84页 |
3.2.1 黄粉虫耐热性的测定 | 第82页 |
3.2.2 Tmafp 基因沉默后高温对黄粉虫 afp 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第82-84页 |
3.3 抗冻蛋白对黄粉虫耐旱能力的影响 | 第84页 |
3.4 RNAi 后黄粉虫的发育变化 | 第84-85页 |
4 讨论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 | 第89-91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展望 | 第90-91页 |
第四部分 附录 | 第91-94页 |
附录1 常用仪器设备 | 第91-92页 |
附录2 常用试剂配制方法 | 第92-94页 |
个人简历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