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1.2.1 世界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1.2.2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模型 | 第12-13页 |
1.3.2 大规模电动汽车充放电对电网的影响 | 第13页 |
1.3.3 分时电价 | 第13-15页 |
1.3.4 分时电价时段划分方法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第2章 基于离散吸引力模型的电动汽车需求价格弹性矩阵 | 第17-28页 |
2.1 需求价格弹性矩阵的建立 | 第17-18页 |
2.2 离散吸引力市场份额模型 | 第18-19页 |
2.2.1 市场份额模型 | 第18页 |
2.2.2 离散吸引力模型 | 第18-19页 |
2.3 电力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 | 第19-20页 |
2.4 SPSS 软件回归分析 | 第20-21页 |
2.4.1 回归模型 | 第20页 |
2.4.2 估计回归方程 | 第20-21页 |
2.4.3 最小平方法 | 第21页 |
2.5 算例分析 | 第21-27页 |
2.5.1 SPSS 软件在需求价格弹性分析中的应用示例 | 第21-25页 |
2.5.2 基于 SPSS 软件的电动汽车需求价格弹性矩阵的求取 | 第25-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基于需求响应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模型 | 第28-36页 |
3.1 电动汽车充电模型 | 第28-29页 |
3.2 电动汽车对分时电价的需求响应模型 | 第29-32页 |
3.2.1 第 I 类电动汽车的需求响应模型 | 第30页 |
3.2.2 第 II 类电动汽车的需求响应模型 | 第30-31页 |
3.2.3 第 III 类电动汽车的需求响应模型 | 第31页 |
3.2.4 第 IV 类电动汽车的需求响应模型 | 第31-32页 |
3.3 算例 | 第32-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电动汽车分时电价研究 | 第36-46页 |
4.1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电动汽车分时电价数学模型 | 第36-39页 |
4.1.1 电动汽车对配电网网损的影响 | 第36-37页 |
4.1.2 第 IV 类电动汽车电费支出的满意度 | 第37页 |
4.1.3 目标函数 | 第37-38页 |
4.1.4 约束条件 | 第38-39页 |
4.2 多目标优化及 Pareto 最优解 | 第39-40页 |
4.3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 | 第40-42页 |
4.3.1 遗传算法概述 | 第40页 |
4.3.2 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 第40-41页 |
4.3.3 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流程分析 | 第41-42页 |
4.4 最优折衷解 | 第42页 |
4.5 算例 | 第42-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5.1 结论 | 第46页 |
5.2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2-53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
参与项目情况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