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公共安全视角下的河北省民用爆炸物品行业监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的来源背景和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的来源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第14-15页
        1.2.1 国内研究第14-15页
        1.2.2 国外研究第15页
    1.3 主要内容和框架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页
    1.5 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2章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监管的基本理论第18-23页
    2.1 民用爆炸物品的定义和范围第18页
    2.2 公共安全理论第18-22页
        2.2.1 公共安全的定义第18-19页
        2.2.2 公共安全的特征第19-20页
        2.2.3 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第20-21页
        2.2.4 政府责任第21-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河北省民爆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3-35页
    3.1 我国民用爆炸物品监管的分析第23-27页
        3.1.1 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发展进程简介第23-25页
        3.1.2 我国民用爆炸物品监管历程第25-27页
        3.1.3 国家和地方民用爆炸物品监管机构设置情况第27页
    3.2 河北省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基本概况第27-30页
        3.2.1 河北省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基本状况第27-28页
        3.2.2 河北省民爆行业发展取得的成就第28-30页
    3.3 河北省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第30-31页
        3.3.1 生产资料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不高第30页
        3.3.2 产销爆一体化加速发展,企业运行方式发生变化第30-31页
        3.3.3 民爆产业集中度低,集约发展效应不强第31页
    3.4 河北省民用爆炸物品监管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3.4.1 非法私制爆炸物品屡禁不绝第31-32页
        3.4.2 技术装备的安全可靠性不高第32页
        3.4.3 垄断行为仍然局部存在第32-33页
        3.4.4 违法违章作业行为时有发生第33页
        3.4.5 安全监管效能低下第33页
        3.4.6 安全评价机构工作不规范第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4章 河北省民用爆炸物品监管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5-41页
    4.1 影响河北省民爆行业监管的不利因素第35-36页
        4.1.1 经济发展形势的复杂性,企业安全投入增速减缓第35页
        4.1.2 区域竞争不断升温,我省民爆企业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第35-36页
        4.1.3 经济结构的制约,市场需求将持续下降第36页
    4.2 河北省民用爆炸物品行业监管问题的根源第36-40页
        4.2.1 非法私制爆炸物品屡禁不绝的原因分析第36页
        4.2.2 技术装备的安全可靠性不高的原因分析第36-37页
        4.2.3 区域垄断仍然局部存在的原因分析第37-38页
        4.2.4 违法违章作业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第38页
        4.2.5 安全监管效能低下的原因分析第38-39页
        4.2.6 安全评价机构不规范的原因分析第39-40页
    4.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发达国家民用爆炸物品监管模式简介第41-44页
    5.1 发达国家民用爆炸物品监管模式的特点第41-43页
        5.1.1 美国的管理模式特点第41页
        5.1.2 欧盟的管理模式特点第41-42页
        5.1.3 澳大利亚的管理模式特点第42-43页
    5.2 发达国家民用爆炸物品监管模式的对我国监管对策的启示第43页
    5.3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6章 加强民用爆炸物品监管的对策第44-49页
    6.1 我国民用爆炸物品监管的具体对策第44-48页
        6.1.1 开展安全生产顶层政策设计,创建良好安全监管环境第44页
        6.1.2 建立创新机制,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第44-45页
        6.1.3 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第45页
        6.1.4 加快推进企业重组,整合上下游环节第45-46页
        6.1.5 合理配置监管机构,提高公共安全管控能力第46-47页
        6.1.6 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提高监管工作效果第47页
        6.1.7 加快推进两化融合,以信息化提升安全监管水平第47页
        6.1.8 依托中介或非政府组织,构建多渠道监管辅助机制第47-48页
    6.2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介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莞市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下一篇:地震灾害救援中应急医疗救援队伍的调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