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3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1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1.3.2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18页 |
2.1.1 产业聚集 | 第16-17页 |
2.1.2 生态工业园区 | 第17页 |
2.1.3 产业聚集的竞争优势要素 | 第17-18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8-24页 |
2.2.1 产业聚集理论 | 第18-20页 |
2.2.2 工业生态学理论 | 第20-21页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第21-22页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24页 |
3 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与生态工业园区的关系 | 第24-32页 |
3.1 滇中产业聚集是生态工业园区加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 第24-28页 |
3.1.1 滇中产业聚集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的创新效应 | 第24页 |
3.1.2 滇中产业聚集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的成本效应 | 第24-25页 |
3.1.3 滇中产业聚集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的合作互补效应 | 第25-26页 |
3.1.4 滇中产业聚集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的产品结构优化效应 | 第26页 |
3.1.5 滇中产业聚集背景下生态工业园区的外部经济效应 | 第26-28页 |
3.2 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滇中产业聚集的基本载体 | 第28-30页 |
3.2.1 通过生态工业园区能有效导入滇中产业聚集区短缺优势要素 | 第28页 |
3.2.2 通过生态工业园区能有效完善滇中产业聚集区优势要素的质量 | 第28-29页 |
3.2.3 通过生态工业园区能有效改善滇中产业聚集区优势要素的系统结构 | 第29-30页 |
3.3 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下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内涵 | 第30-32页 |
3.3.1 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 第30页 |
3.3.2 以市场为导向 | 第30-31页 |
3.3.3 以生产要素转移和优化配置为主要内容 | 第31-32页 |
4 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下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40页 |
4.1 安宁工业园区建设的现状 | 第32-33页 |
4.1.1 安宁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 第32页 |
4.1.2 安宁工业园区核心产业较为突出 | 第32-33页 |
4.1.3 安宁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良好 | 第33页 |
4.2 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主要障碍 | 第33-37页 |
4.2.1 工业园区内聚集程度不高 | 第33-35页 |
4.2.2 工业园区内企业根植性差 | 第35-36页 |
4.2.3 工业园区内新的产业同构性 | 第36-37页 |
4.2.4 工业园区内企业生态效应不足 | 第37页 |
4.3 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下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 第37-40页 |
4.3.1 国内产业转移态势为安宁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提供机遇 | 第37-38页 |
4.3.2 安宁生态工业园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 第38页 |
4.3.3 加速滇中产业聚集区发展的需要 | 第38-39页 |
4.3.4 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有效突破 | 第39-40页 |
5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40-45页 |
5.1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情况介绍 | 第40-42页 |
5.1.1 国外的典型生态工业园区 | 第40页 |
5.1.2 中国的典型生态工业园区 | 第40-42页 |
5.2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特点 | 第42-43页 |
5.2.1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 第42页 |
5.2.2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 第42-43页 |
5.3 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总结 | 第43-45页 |
6 滇中产业聚集区背景下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实施途径 | 第45-61页 |
6.1 滇中产业集聚区背景下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定位 | 第45-46页 |
6.2 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总体要求 | 第46-47页 |
6.3 安宁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和实施途径 | 第47-61页 |
6.3.1 政府转变职能,突出“政府引导”作用 | 第47-50页 |
6.3.2 创新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工业聚集发展的机制 | 第50页 |
6.3.3 大力培育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工业聚集的区域品牌 | 第50-51页 |
6.3.4 构建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工业聚集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 第51-52页 |
6.3.5 完善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工业聚集发展的政策体系 | 第52-53页 |
6.3.6 努力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绿色现代工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 第53-59页 |
6.3.7 探索创新安宁生态工业园区发展中政府在发展前、发展中、发展后的监管机制 | 第59-61页 |
7 结语 | 第61-63页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7.2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