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第三章 国际金融风险概述 | 第16-18页 |
一、 风险的涵义和特征 | 第16页 |
(一) 风险的涵义 | 第16页 |
(二) 风险的特征 | 第16页 |
二、 金融风险的涵义、特征及分类 | 第16-18页 |
(一) 金融风险的涵义 | 第16页 |
(二) 金融风险的特征 | 第16-17页 |
(三) 金融风险的分类 | 第17-18页 |
第四章 国际金融风险传递渠道分析 | 第18-34页 |
一、 贸易传递渠道 | 第18-24页 |
(一) 贸易传递渠道的分类 | 第18-20页 |
(二) 贸易渠道的传递机制 | 第20-24页 |
二、 金融传递渠道 | 第24-30页 |
(一) 生产性资本流动传递和非生产性资本流动传递 | 第25-27页 |
(二) 直接性的金融渠道传递和间接性地金融渠道传递 | 第27-28页 |
(三) 金融渠道的传递机制 | 第28-30页 |
三、 预期传递渠道 | 第30-34页 |
第五章 我国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的对策 | 第34-42页 |
一、 建立国际金融危机晴雨表 | 第34-35页 |
二、 加强金融机构的内外部监管,完善金融改革和创新 | 第35-36页 |
三、 确保银行资产安全 | 第36页 |
四、 严格控制信贷规模,防止产生泡沫经济 | 第36-37页 |
五、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开放资本市场 | 第37页 |
六、 将外汇储备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 第37-38页 |
七、 稳步推进汇率改革,维护人民币的绝对权威 | 第38-39页 |
八、 调整出口政策,提高国际竞争力 | 第39页 |
九、 阻止金融风险的传递、化解金融风险的破坏 | 第39-40页 |
十、 积极引导社会应对金融危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