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的回瞻 | 第10-14页 |
1.3.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3.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页 |
1.3.3 整理与小结 | 第13-14页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3 研究难点与创新 | 第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中国儿童福利服务制度发展 | 第17-25页 |
2.1 建国初期儿童福利服务制度(1949年至1978年) | 第17-18页 |
2.1.1 背景 | 第17页 |
2.1.2 儿童福利服务内容 | 第17-18页 |
2.1.3 儿童福利服务小结 | 第18页 |
2.2 残补型儿童福利服务制度的发展(1979年至2006年) | 第18-20页 |
2.2.1 背景 | 第18页 |
2.2.2 儿童福利服务内容 | 第18-20页 |
2.2.3 儿童福利服务小结 | 第20页 |
2.3 迈向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服务制度(2007年至今) | 第20-24页 |
2.3.1 背景 | 第21-22页 |
2.3.2 儿童福利服务内容 | 第22-23页 |
2.3.3 儿童福利服务小结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中国儿童福利服务实证研究 | 第25-39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25-26页 |
3.1.1 研究地点的选取 | 第25页 |
3.1.2 研究样本的获得 | 第25-26页 |
3.2 孤残儿童福利服务现状分析 | 第26-32页 |
3.2.1 孤儿 | 第26-30页 |
3.2.2 残疾儿童 | 第30-32页 |
3.3 其他儿童福利服务的现状分析 | 第32-37页 |
3.3.1 户口登记 | 第33页 |
3.3.2 基本卫生服务 | 第33-36页 |
3.3.3 教育服务 | 第36-37页 |
3.3.4 社会救助服务 | 第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中国儿童福利服务的问题及发展 | 第39-50页 |
4.1 对于三个地区儿童福利服务模式的思考 | 第39-41页 |
4.1.1 苏州市模式 | 第39-40页 |
4.1.2 江山市模式 | 第40页 |
4.1.3 利辛县模式 | 第40-41页 |
4.2 整体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1-45页 |
4.2.1 残补型儿童福利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41-42页 |
4.2.2 普惠型儿童福利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4.3 发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服务的对策 | 第45-48页 |
4.3.1 针对残补型儿童福利服务问题的对策 | 第46-47页 |
4.3.2 针对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服务问题的对策 | 第47-48页 |
4.4 儿童福利服务发展的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附录 | 第54-63页 |
儿童福利服务包访谈和座谈提纲 | 第54-57页 |
表1:基本儿童福利服务包 | 第57-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