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的来源 | 第8-10页 |
1.1.1 课题的理论来源 | 第8-9页 |
1.1.2 课题的现实需要 | 第9-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小清新”文化形态溯源及其审美构成 | 第13-21页 |
2.1 “小清新”文化形态溯源 | 第13-15页 |
2.1.1 独立音乐 | 第13-14页 |
2.1.2 坎普文化 | 第14-15页 |
2.2 “小清新”文化形态的衍化与其在广告设计中的审美构成 | 第15-21页 |
2.2.1 “小清新”文化形态的衍化与其在广告设计中的表现 | 第15-18页 |
2.2.2 “小清新”与大众文化的对立统一 | 第18-19页 |
2.2.3 小清新”与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 | 第19-21页 |
第3章 现代广告设计中引入“小清新”艺术风格的创意表现形式 | 第21-40页 |
3.1 表达主题与信息单一化 | 第21-23页 |
3.2 板式设计简洁化 | 第23-25页 |
3.3 清爽的色彩表现 | 第25-29页 |
3.3.1 色彩的心理指向性与“小清新”色彩 | 第25-27页 |
3.3.2 “小清新”色彩的搭配与产品宣传 | 第27-29页 |
3.4 广告语的“萌”化表达 | 第29-30页 |
3.5 清新舒爽的背景音乐 | 第30-31页 |
3.6 构成“小清新”风格的其他影响因素 | 第31-40页 |
3.6.1 故事情节类别划分 | 第31-35页 |
3.6.2 广告形象代言人 | 第35-40页 |
第4章 广告设计中“小清新”艺术风格受众分析 | 第40-46页 |
4.1 受众类别划分 | 第40-42页 |
4.1.1 “80 后”与“90 后”中的文艺青年 | 第40页 |
4.1.2 追求时尚的青年女性 | 第40-41页 |
4.1.3 小资与小资情调 | 第41-42页 |
4.2 受众深层心理机制 | 第42-46页 |
4.2.1 经济发展引发社会思想观念多元化 | 第42-43页 |
4.2.2 时尚流行的审美判断与审美激发 | 第43-46页 |
第5章 现代广告设计中“小清新”风格的发展趋势及形态把握 | 第46-52页 |
5.1 小众传播与媒介选择 | 第46-47页 |
5.1.1 由大众到小众的广告观念变革 | 第46页 |
5.1.2 小众传播媒体运营的可行性 | 第46-47页 |
5.2 不同目标市场的“小清新”广告风格的适应性 | 第47-48页 |
5.3 艺术风格的整体把握与原则 | 第48-50页 |
5.3.1 功能性原则 | 第48页 |
5.3.2 审美性原则 | 第48-49页 |
5.3.3 生态原则 | 第49-50页 |
5.3.4 适应性原则 | 第50页 |
5.4 “小清新”艺术形式应当避免的流弊 | 第50-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研究的总结 | 第52页 |
6.2 尚需解决的难题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