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0 导论 | 第12-19页 |
0.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0.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0.2.3 国内外文献总结 | 第16页 |
0.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0.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0.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0.4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7-19页 |
1 房地产信贷与市场间动态效应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9-34页 |
1.1 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概念 | 第19-27页 |
1.1.1 房地产供给的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1.1.2 房地产需求的相关概念 | 第21-23页 |
1.1.3 房地产价格的相关概念 | 第23-27页 |
1.2 房地产信贷的相关概念 | 第27-30页 |
1.3 房地产信贷与市场间动态效应分析的相关理论 | 第30-32页 |
1.3.1 信贷配给理论 | 第30-31页 |
1.3.2 持久收入理论 | 第31页 |
1.3.3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 第31页 |
1.3.4 过度自信理论 | 第31-32页 |
1.3.5 从众心理理论 | 第3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2 房地产信贷与市场间动态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34-43页 |
2.1 房地产市场供求机制 | 第34-36页 |
2.2 房地产信贷对房地产市场波动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36-39页 |
2.2.1 房地产信贷对房地产供给的影响分析 | 第36-38页 |
2.2.2 房地产信贷对房地产需求的影响分析 | 第38页 |
2.2.3 房地产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分析 | 第38-39页 |
2.3 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银行房地产信贷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 | 第39-41页 |
2.3.1 房地产市场对银行房地产信贷供给的影响分析 | 第40页 |
2.3.2 房地产市场对银行房地产信贷需求的影响分析 | 第40-4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3 山东省房地产信贷与市场间动态效应的测度 | 第43-74页 |
3.1 山东省房地产市场与银行房地产信贷的现状分析 | 第43-53页 |
3.1.1 山东省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43-51页 |
3.1.2 山东省银行房地产信贷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51-53页 |
3.2 山东省房地产开发贷款与房地产供给间动态效应分析 | 第53-60页 |
3.2.1 变量及数据说明 | 第53-54页 |
3.2.2 数据检验及分析 | 第54-56页 |
3.2.3 方差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 | 第56-60页 |
3.3 山东省房地产按揭贷款与房地产需求间动态效应分析 | 第60-66页 |
3.3.1 变量及数据说明 | 第60-61页 |
3.3.2 数据检验及分析 | 第61-63页 |
3.3.3 方差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 | 第63-66页 |
3.4 山东省房地产信贷与房地产价格间动态效应分析 | 第66-72页 |
3.4.1 变量及数据说明 | 第66-67页 |
3.4.2 数据检验及分析 | 第67-69页 |
3.4.3 脉冲响应分析 | 第69-7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4 房地产信贷与市场间动态效应的博弈分析 | 第74-83页 |
4.1 房地产企业与银行、政府间动态效应的博弈分析 | 第74-77页 |
4.1.1 有限次重复博弈分析 | 第76页 |
4.1.2 无限次重复博弈分析 | 第76-77页 |
4.2 房地产个人消费者与银行、政府间动态效应的博弈分析 | 第77-81页 |
4.2.1 贷款申请阶段博弈分析 | 第78-80页 |
4.2.2 贷款归还阶段博弈分析 | 第80-8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83-86页 |
5.1 结论分析 | 第83-84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