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词汇语 | 第3-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 第11页 |
1.2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类型 | 第11-14页 |
1.2.1 酶生物传感器 | 第11-13页 |
1.2.2 DNA传感器 | 第13页 |
1.2.3 免疫传感器 | 第13-14页 |
1.3 电活性物种的固定化方式 | 第14-21页 |
1.3.1 吸附法 | 第15-16页 |
1.3.2 共价(含配位)键合法 | 第16-18页 |
1.3.3 交联法 | 第18-19页 |
1.3.4 包埋法 | 第19-21页 |
1.4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第21-23页 |
1.4.1 糖尿病检测 | 第21-22页 |
1.4.2 血清肌酸酐检测 | 第22页 |
1.4.3 过氧化氢检测 | 第22-23页 |
1.5 本论文的工作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膦酸诱导壳聚糖絮凝包埋蛋白质/酶用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 | 第25-39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2.2.1 试剂 | 第25-26页 |
2.2.2 仪器 | 第26页 |
2.2.3 EDTMP-Hb-CS-MWCNTs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26页 |
2.2.4 EDTMP-Hb-CS-MWCNTs/Au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5 电化学测试 | 第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8页 |
2.3.1 EDTMP-Hb-CS-MWCNTs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27-29页 |
2.3.2 包埋机理 | 第29-32页 |
2.3.3 EDTMP-CS-MWCNTs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 第32-33页 |
2.3.4 蛋白质/酶的直接电子转移 | 第33-34页 |
2.3.5 EDTMP-Hb-CS-MWCNTs/Au修饰电极的电催化 | 第34-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Fe~(Ⅲ)-DETPA配合物在PAH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上的固定、直接电化学和电催化 | 第39-51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3.2.1 试剂 | 第39-40页 |
3.2.2 仪器 | 第40页 |
3.2.3 PAH-MWCNTs的合成 | 第40-41页 |
3.2.4 Fe~(Ⅲ)-DETPA配合物的合成 | 第41页 |
3.2.5 EDTMP/Fe~(Ⅲ)-DETPA/PAH-MWCNTs/Au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41页 |
3.2.6 电化学测试 | 第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0页 |
3.3.1 修饰电极的构建机理 | 第41-44页 |
3.3.2 修饰电极的表征 | 第44-46页 |
3.3.3 Fe~(Ⅲ)-DETPA的直接电化学 | 第46页 |
3.3.4 实验参数的优化 | 第46-47页 |
3.3.5 H_2O_2的电化学催化和检测 | 第47-49页 |
3.3.6 重现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一步电沉积法制备壳聚糖/膦酸铁(Ⅲ)复合膜及其pH可控的电催化 | 第51-60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2页 |
4.2.1 试剂 | 第52页 |
4.2.2 仪器 | 第52页 |
4.2.3 CS-Fe(notpH_3)/Au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5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2-59页 |
4.3.1 CS-Fe(notpH_3)复合膜的表征 | 第52-55页 |
4.3.2 CS-Fe(notpH_3)/Au修饰电极的直接电化学 | 第55-56页 |
4.3.3 pH敏感的电催化性能 | 第56-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