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3年澳网冠军德约科维奇接发球技战术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范围 | 第11-12页 |
1.4 研究限制 | 第12-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2.1 接发球的类型 | 第13-14页 |
2.2 接发球的技术环节 | 第14-15页 |
2.3 接发球的影响因素 | 第15-19页 |
2.3.1 接发球队员的站位 | 第16页 |
2.3.2 发球队员发球的速度以及旋转 | 第16页 |
2.3.3 第一发球和第二发球 | 第16-17页 |
2.3.4 发球的类型 | 第17-18页 |
2.3.5 发球的落点和角度 | 第18-19页 |
2.4 接发球运动员的打法类型 | 第19-20页 |
2.4.1 针对底线型打法选手发球的接发 | 第19-20页 |
2.4.2 针对上网型选手发球的接发方式 | 第20页 |
2.5 场地 | 第20-22页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22-27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2-27页 |
3.2.1 文献资料法 | 第22页 |
3.2.2 数理统计法 | 第22页 |
3.2.3 录像观察法 | 第22-26页 |
3.2.4 逻辑分析法 | 第26-27页 |
4.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42页 |
4.1 接发球技术的分析 | 第27-32页 |
4.1.1 接发球技术运用 | 第27-28页 |
4.1.2 接发球回球方式 | 第28-30页 |
4.1.3 发球角度与回球方式 | 第30-32页 |
4.2 接发球战术的分析 | 第32-42页 |
4.2.1 接发球回球线路分析 | 第32-34页 |
4.2.2 接发球回球落点分析 | 第34-37页 |
4.2.3 接发球得分率分析 | 第37-42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42-44页 |
5.1 结论 | 第42页 |
5.2 建议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