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江西省生态补偿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s | 第10-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生态足迹与生态补偿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生态补偿界定 | 第12-13页 |
1.2.2 生态补偿的核算标准 | 第13-14页 |
1.2.3 生态补偿的利益相关者 | 第14页 |
1.2.4 生态补偿的量化方法——生态足迹法 | 第14-15页 |
1.2.5 生态补偿法律法规的建立 | 第15-16页 |
1.2.6 文献述评 | 第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9页 |
1.5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基础理论 | 第20-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4页 |
2.1.1 生态足迹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2.1.2 生态承载力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3 生态补偿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第24-26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4页 |
2.2.2 外部性理论 | 第24-25页 |
2.2.3 寻租理论 | 第25-26页 |
第3章 生态补偿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26-36页 |
3.1 博弈论的概念 | 第26页 |
3.2 生态补偿中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诉求 | 第26-27页 |
3.2.1 生态补偿中各利益相关者 | 第26页 |
3.2.2 博弈双方的利益诉求 | 第26-27页 |
3.3 生态补偿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 第27-35页 |
3.3.1 上下级政府间的博弈分析 | 第28-30页 |
3.3.2 当地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分析 | 第30-33页 |
3.3.3 主要的补偿方与当地居民的博弈分析 | 第33-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基于生态足迹对江西省生态补偿的分析 | 第36-54页 |
4.1 江西省生态足迹的计算与分析 | 第36-44页 |
4.1.1 江西省生态足迹各消费指标的划分 | 第36-37页 |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37页 |
4.1.3 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 | 第37-40页 |
4.1.4 江西省内各地级市生态足迹分析 | 第40-44页 |
4.2 江西省生态承载力的计算与分析 | 第44-48页 |
4.2.1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第44页 |
4.2.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 | 第44-46页 |
4.2.3 江西省内各地级市生态承载力分析 | 第46-48页 |
4.3 江西省生态补偿的计算与分析 | 第48-54页 |
4.3.1 生态补偿的计算公式 | 第48页 |
4.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第48-50页 |
4.3.3 江西省内各地级市生态补偿量的分析 | 第50-54页 |
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4-57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4-55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表 | 第61-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