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范围--Th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Local Legislation Texts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四)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范围的现实结构 | 第12-21页 |
(一)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范围立法现状 | 第12-13页 |
(二) 现行地方立法规定的补偿范围梳理 | 第13-18页 |
(三) 地方立法文本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二、 补偿范围的基本范畴 | 第21-30页 |
(一) 甄别:征收范围与补偿范围 | 第21-23页 |
(二) 征收范围与补偿范围之间的关系 | 第23-25页 |
(三) 碰撞:“利益说”与“组织说” | 第25-28页 |
(四) 补偿范围与补偿标准之间的关系 | 第28-30页 |
三、 确定补偿范围的标准 | 第30-36页 |
(一) 补偿原则是前提 | 第30-33页 |
1.域外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 | 第30-31页 |
2.我国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 | 第31页 |
3.小结 | 第31-33页 |
(二) 合法行政行为是基础 | 第33-34页 |
(三) 财产权补偿是原则 | 第34-35页 |
(四) 损失范围是基准 | 第35-36页 |
四、 补偿范围的立法构想 | 第36-51页 |
(一) 补偿范围的立法模式 | 第36-37页 |
(二) 补偿范围的具体内容 | 第37-45页 |
1.财产权损失的补偿 | 第37-43页 |
2.非财产权损失的补偿 | 第43-45页 |
(三) 补偿范围的条款设计 | 第45-51页 |
结语:流动的补偿范围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