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3.3 文献综述总结与分析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框架与创新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1.4.2 论文框架 | 第19页 |
1.4.3 论文具有新意之处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 第19-20页 |
第二章 融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0-24页 |
2.1 企业生命周期论 | 第20页 |
2.2 融资结构论 | 第20-21页 |
2.3 权衡理论 | 第21页 |
2.4 非对称信息论 | 第21-22页 |
2.5 融资优序论 | 第22页 |
2.6 企业融资渠道与方式 | 第22-24页 |
2.6.1 按融资的渠道不同划分 | 第22-23页 |
2.6.2 按是否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融资划分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经开区A项目融资需求分析 | 第24-42页 |
3.1 经开区基本情况 | 第24-26页 |
3.1.1 经开区总体情况 | 第24页 |
3.1.2 经开区金凯工业园区 | 第24页 |
3.1.3 经开区银凯工业园区 | 第24页 |
3.1.4 经开区北部湾科技园区 | 第24-25页 |
3.1.5 经开区医药产业园区 | 第25页 |
3.1.6 经开区中心商住区 | 第25页 |
3.1.7 经开区空港经济园区 | 第25页 |
3.1.8 经开区的优势 | 第25-26页 |
3.2 A项目的基本情况与数据 | 第26-36页 |
3.2.1 建设A项目的理由及意义 | 第26-27页 |
3.2.2 A项目基本情况 | 第27-32页 |
3.2.3 财务评价 | 第32-36页 |
3.3 A项目投资方融资状况分析 | 第36-40页 |
3.3.1 C集团财务状况分析 | 第36-40页 |
3.3.2 C集团现有融资结构分析 | 第40页 |
3.4 A项目资金需求 | 第40-41页 |
3.4.1 项目前期资金 | 第40-41页 |
3.4.2 项目建设期的投资 | 第41页 |
3.4.3 项目运营期的营运资金 | 第41页 |
3.5 A项目资金缺口分析 | 第41-42页 |
3.5.1 A项目投资方的自有资金 | 第41页 |
3.5.2 A项目的资金缺口分析 | 第41-42页 |
第四章 A项目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2-45页 |
4.1 A项目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42页 |
4.1.1 融资渠道狭窄 | 第42页 |
4.1.2 融资成本较高 | 第42页 |
4.2 A项目融资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42-45页 |
4.2.1 A项目投资方投资资金不足、财务制度不够灵活和没有充分运用自身融资能力 | 第42-43页 |
4.2.2 A项目没有充分运用自身资产进行再融资 | 第43页 |
4.2.3 外部环境的制约 | 第43-45页 |
第五章 A项目融资对策建议 | 第45-51页 |
5.1 增强A项目投资方自身融资能力和加大投资资金额度 | 第45-47页 |
5.1.1 增强A项目投资方自身融资能力 | 第45-46页 |
5.1.2 加大投资资金额度 | 第46-47页 |
5.2 A项目要充分运用自身资产支持进行融资 | 第47-49页 |
5.2.1 利用土地证向银行贷款 | 第47页 |
5.2.2 可以采用BT模式 | 第47页 |
5.2.3 可以通过广西金融投资集团下属的信用担保公司进行担保贷款 | 第47页 |
5.2.4 C集团对A项目进行担保贷款 | 第47-48页 |
5.2.5 融资租赁 | 第48页 |
5.2.6 利用信托融资 | 第48-49页 |
5.3 改善外部融资环境 | 第49-51页 |
5.3.1 完善担保体系 | 第49页 |
5.3.2 解决广西无形资产质押贷款问题的对策 | 第49-50页 |
5.3.3 激活民间资本 | 第50-51页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