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公安工作论文--治安工作论文--公共秩序管理论文

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4页
1 绪论第7-11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7-8页
        1.1.1 研究背景第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8-9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8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8-9页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9页
        1.3.1 研究的思路第9页
        1.3.2 研究的方法第9页
    1.4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点第9-11页
        1.4.1 研究的内容第9-10页
        1.4.2 研究的创新点第10-11页
2 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1-16页
    2.1 相关概念第11-13页
        2.1.1 群体性事件的含义第11页
        2.1.2 群体性事件的分类第11-12页
        2.1.3 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第12-13页
    2.2 协同治理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第13-16页
        2.2.1 治理与善治理论第13页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第13-14页
        2.2.3 协同治理理论第14-16页
3 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6-23页
    3.1 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概况第16-19页
        3.1.1 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态势第16-17页
        3.1.2 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第17-18页
        3.1.3 群体性事件的危害第18-19页
        3.1.4 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处理机制的分析第19页
    3.2 群体性事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第19-21页
        3.2.1 预警机制不健全第19页
        3.2.2 应急处置不到位第19-20页
        3.2.3 信息沟通不流畅第20页
        3.2.4 社会力量作用发挥不够第20-21页
    3.3 群体性事件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1-23页
        3.3.1 相关法制建设相对滞后第21页
        3.3.2 受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制约第21页
        3.3.3 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第21-22页
        3.3.4 缺乏有效的沟通协商机制第22-23页
4 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的必要性与社会基础第23-26页
    4.1 协同治理的必要性第23-24页
        4.1.1 社会转型期危机频发的必然选择第23页
        4.1.2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第23页
        4.1.3 政府失灵需要社会力量协助第23-24页
        4.1.4 协同治理能提高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规范性第24页
    4.2 协同治理的社会基础第24-26页
        4.2.1 公民社会的兴起和日趋成熟第24页
        4.2.2 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组织的发展第24-26页
5 中国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第26-36页
    5.1 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的原则第26-27页
        5.1.1 坚持“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第26页
        5.1.2 坚持快速控制、相互配合原则第26页
        5.1.3 坚持教育疏导与依法处置相结合原则第26-27页
    5.2 构建以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第27-33页
        5.2.1 构建协同治理的组织机构第27-28页
        5.2.2 明确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第28-29页
        5.2.3 提高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第29-30页
        5.2.4 培育协同治理的社会力量第30-32页
        5.2.5 搭建协同治理的信息平台第32-33页
    5.3 构建群体性事件协同治理的保障体系第33-36页
        5.3.1 完善协同治理的法律法规第33-34页
        5.3.2 优化协同治理的权责体系第34-35页
        5.3.3 培育协同治理的社会资本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高职院校维稳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二战期间英国女子勤务队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