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以S农商银行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8页
        1.1.0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2 文献综述第11-15页
        1.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16页
        1.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16-18页
第2章 金融机构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第18-24页
    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涵义第18-21页
        2.1.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内涵第18页
        2.1.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第18-19页
        2.1.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第19-21页
    2.2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第21-24页
        2.2.1 农村信用社风险的内涵第21-22页
        2.2.2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类型第22页
        2.2.3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第22-24页
第3章 S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4-31页
    3.1 S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第24-27页
        3.1.1 S农商银行基本情况介绍第24页
        3.1.2 S农商行信贷状况第24-25页
        3.1.3 S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状况第25-27页
    3.2 S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7-31页
        3.2.1 S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3.2.2 S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原因分析第28-31页
第4章 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借鉴第31-34页
    4.1 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第31-32页
        4.1.1 指令性管理第31页
        4.1.2 实贷实存管理第31页
        4.1.3 审贷分离第31-32页
        4.1.4 国际接轨第32页
        4.1.5 信贷全流程第32页
    4.2 国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第32-33页
        4.2.1 美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第32-33页
        4.2.2 加拿大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第33页
    4.3 国内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经验对S农商行的启示第33-34页
第5章 完善S农商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第34-40页
    5.1 建立合理有效的信贷运行机制第34-35页
        5.1.1 坚持行业授信管理第34页
        5.1.2 分类发放信用贷款第34页
        5.1.3 创新贷款方式第34-35页
        5.1.4 建立经营性成果导向激励机制第35页
    5.2 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控制系统第35-36页
        5.2.1 提高贷款管理水平第35页
        5.2.2 改进信贷风险管理方法第35-36页
        5.2.3 强化信贷风险管理意识第36页
        5.2.4 完善科学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第36页
    5.3 建立系统的风险管理体制第36-37页
        5.3.1 加大政策扶持第36-37页
        5.3.2 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信用贷款利率体系第37页
        5.3.3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第37页
    5.4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风险管理独立第37-38页
        5.4.1 完善董事会制度第37-38页
        5.4.2 发挥监事会的监督制约作用第38页
        5.4.3 建立更加完善的信贷控制组织结构第38页
    5.5 推进队伍和网点转型第38-40页
        5.5.1 严格信贷资格准入标准第38-39页
        5.5.2 合理优化调整办贷网点布局第39页
        5.5.3 合理调整信贷人员薪酬待遇第39-40页
第6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40-42页
    6.1 研究结论第40页
    6.2 研究展望第40-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透明度与资产配置对主权养老基金投资收益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经济转型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研究--以PF银行郑州分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