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矩阵的股权众筹项目风险评估与防范策略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3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18-19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我国股权众筹的发展现状 | 第20-30页 |
2.1 股权众筹的运作模式 | 第21-23页 |
2.1.1 业务流程 | 第21-22页 |
2.1.2 盈利模式 | 第22-23页 |
2.2 股权众筹平台的运营情况 | 第23-29页 |
2.2.1 行业发展情况 | 第23-25页 |
2.2.2 人人投平台发展情况 | 第25-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3 我国股权众筹项目运行风险分析 | 第30-37页 |
3.1 项目上线前的风险 | 第30-32页 |
3.1.1 平台对融资方和投资者的审核风险 | 第30-31页 |
3.1.2 项目估值过高风险 | 第31页 |
3.1.3 股权架构风险 | 第31-32页 |
3.2 项目融资中的风险 | 第32-34页 |
3.2.1 投资者非理性投资的风险 | 第32-33页 |
3.2.2 超额筹资的风险 | 第33-34页 |
3.2.3 平台资金流管理的风险 | 第34页 |
3.2.4 数据信息储存与传递的风险 | 第34页 |
3.3 项目结束后的风险 | 第34-35页 |
3.3.1 投资者小股东权益难以保障 | 第34-35页 |
3.3.2 投资者股权退出的风险 | 第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4 股权众筹项目风险矩阵的构建 | 第37-42页 |
4.1 风险矩阵栏目的确定 | 第37-38页 |
4.2 风险栏内容的确定 | 第38页 |
4.3 影响栏与风险发生概率栏的说明 | 第38-39页 |
4.4 风险等级栏的确定 | 第39-40页 |
4.5 风险权重的确定 | 第40页 |
4.6 综合风险等级的确定 | 第40-4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基于风险矩阵的股权众筹项目风险评估 | 第42-50页 |
5.1 风险评估流程 | 第42-47页 |
5.1.1 选定评分专家 | 第42页 |
5.1.2 选定风险集 | 第42页 |
5.1.3 确定风险等级 | 第42-44页 |
5.1.4 确定风险权重 | 第44-47页 |
5.2 股权众筹项目风险的综合评估结果 | 第47页 |
5.3 股权众筹项目运行存在问题 | 第47-49页 |
5.3.1 监管细则缺位 | 第48页 |
5.3.2 项目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 第48页 |
5.3.3 项目后续管理水平较低 | 第48-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6 我国股权众筹项目风险防范策略 | 第50-55页 |
6.1 完善相关监管制度 | 第50-51页 |
6.1.1 完善小额发行豁免制度 | 第50页 |
6.1.2 完善股权众筹市场监管 | 第50-51页 |
6.1.3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 第51页 |
6.2 健全项目运行机制 | 第51-52页 |
6.2.1 平台需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 第51-52页 |
6.2.2 平台需加强项目融资期的资金管理 | 第52页 |
6.3 提高项目后续管理水平 | 第52-54页 |
6.3.1 做好项目投融资反馈 | 第52-53页 |
6.3.2 规划完备的纠纷解决方案 | 第53页 |
6.3.3 建立高效的退出机制 | 第53-5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55-56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
附录 | 第62-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