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高职生家庭教养方式与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以自尊为中介变量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前言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第7页
    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3 文献综述第8-11页
        1.3.1 成就动机的研究第8-9页
        1.3.2 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第9页
        1.3.3 自尊的研究第9-10页
        1.3.4 家庭教养方式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第10页
        1.3.5 自尊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第10页
        1.3.6 对以往研究的评述第10-11页
2 研究设计第11-12页
    2.1 问题提出第11页
    2.2 研究目的第11页
    2.3 研究意义第11页
    2.4 研究假设第11-12页
3 对象与方法第12-14页
    3.1 对象第12页
    3.2 工具第12-13页
        3.2.1 《家庭教养方式量表》(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rstran,EMBU)第12页
        3.2.2 《成就动机量表》(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AMS)第12页
        3.2.3 《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SES)第12-13页
    3.3 统计处理第13-14页
4 结果分析第14-22页
    4.1 高职生成就动机及自尊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14-15页
        4.1.1 高职生成就动机及自尊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检验第14页
        4.1.2 高职生成就动机及自尊水平在专业上的差异检验第14页
        4.1.3 是否为独生子女对高职生成就动机及自尊水平的差异检验第14-15页
        4.1.4 高职生成就动机及自尊水平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检验第15页
    4.2 高职生家庭教养方式、自尊以及成就动机间的简单相关分析第15-17页
        4.2.1 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自尊以成就动机的相关分析第15-16页
        4.2.2 非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自尊及成就动机的相关分析第16-17页
    4.3 高职生家庭教养方式、自尊对成就动机的多元回归分析第17-20页
        4.3.1 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自尊对成就动机的回归分析第17-18页
        4.3.2 非独生子女家庭教养方式、自尊对成就动机的回归分析第18-20页
    4.4 自尊的中介效应研究第20-22页
        4.4.1 独生子女自尊的中介效应检验第20-21页
        4.4.2 非独生子女自尊的中介效应检验第21-22页
5 结果讨论第22-26页
    5.1 高职生成就动机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22-23页
    5.2 研究变量的简单相关分析第23页
    5.3 高职生家庭教养方式、自尊与成就动机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第23-24页
    5.4 自尊在家庭教养方式与成就动机间的中介效应第24-26页
6 研究结论第26-27页
7 对策与建议第27-28页
8 研究创新、存在的问题以及展望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1页
附录第31-35页
致谢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俄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
下一篇: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再探:来自眼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