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1-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 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1.4 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1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1.2 融资结构理论 | 第15-16页 |
2.1.3 效率理论 | 第16-18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2.1 软件服务业相关研究 | 第18页 |
2.2.2 定向增发融资效率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2.2.3 融资效率界定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2.2.4 融资效率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2.2.5 融资效率实证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2.3 文献评述 | 第22-23页 |
3 新三板软件服务企业发展与定向增发融资现状 | 第23-30页 |
3.1 新三板软件服务企业发展现状 | 第23-26页 |
3.1.1 新三板软件服务企业总体规模 | 第24页 |
3.1.2 新三板软件服务企业空间分布 | 第24-25页 |
3.1.3 新三板软件服务企业转板 | 第25-26页 |
3.2 新三板软件服务企业定向增发融资现状 | 第26-30页 |
3.2.1 新三板软件服务企业流动性 | 第26-27页 |
3.2.2 新三板软件服务企业定向增发 | 第27-29页 |
3.2.3 新三板软件服务企业定向增发优势 | 第29-30页 |
4 新三板软件服务企业定向增发融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6页 |
4.1 宏观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4.1.1 经济体制 | 第30页 |
4.1.2 金融市场 | 第30-31页 |
4.1.3 政府政策与法律制度 | 第31页 |
4.2 微观影响因素 | 第31-36页 |
4.2.1 企业规模 | 第31-32页 |
4.2.2 资本结构 | 第32-33页 |
4.2.3 成本费用 | 第33-34页 |
4.2.4 盈利能力 | 第34页 |
4.2.5 营运能力 | 第34-35页 |
4.2.6 成长能力 | 第35页 |
4.2.7 管理水平 | 第35-36页 |
5 新三板软件服务企业定向增发融资效率分析 | 第36-53页 |
5.1 融资效率模型介绍 | 第36-39页 |
5.1.1 DEA方法介绍 | 第36-38页 |
5.1.2 DEA评价融资效率适用性 | 第38-39页 |
5.2 样本的统计性描述 | 第39-43页 |
5.2.1 指标体系 | 第39-40页 |
5.2.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5.2.3 样本的统计性描述 | 第41-43页 |
5.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 第43-47页 |
5.3.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投入指标选取 | 第43-45页 |
5.3.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产出指标选取 | 第45-47页 |
5.4 新三板软件服务企业定向增发融资效率评价 | 第47-51页 |
5.5 新三板软件服务企业融资效率改进途径分析 | 第51-53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3-55页 |
6.1 结论 | 第53-54页 |
6.2 建议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