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侵权民事诉讼原告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1章 证券侵权民事诉讼与当事人适格理论 | 第9-13页 |
·证券侵权民事诉讼与当事人适格理论 | 第9-10页 |
·当事人适格理论的发展 | 第10-11页 |
·当事人适格理论发展对证券侵权民事诉讼的影响 | 第11-13页 |
第2章 其他国家及地区证券侵权民事诉讼原告制度 | 第13-23页 |
·美国的证券集团诉讼 | 第13-17页 |
·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概念及发展 | 第13-14页 |
·美国证券集团诉讼原告制度规定及评析 | 第14-17页 |
·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团体诉讼 | 第17-19页 |
·团体诉讼的概念及发展 | 第17-18页 |
·团体诉讼原告制度规定及评析 | 第18-19页 |
·日本的选定当事人制度 | 第19-23页 |
·选定当事人制度的概念及发展 | 第19-21页 |
·日本选定当事人制度原告制度规定及评析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诉讼原告制度现状及评析 | 第23-32页 |
·诉讼方式 | 第23-24页 |
·诉讼方式现状 | 第23-24页 |
·单独诉讼模式评析 | 第24页 |
·起诉标准 | 第24-28页 |
·起诉标准现状 | 第25页 |
·起诉标准评析 | 第25-28页 |
·代表人选出及权利 | 第28-30页 |
·代表人选出及权利现状 | 第28-29页 |
·代表人选出及权利评析 | 第29-30页 |
·其他投资者参加诉讼 | 第30-32页 |
·其他投资者参加诉讼现状 | 第30页 |
·其他投资者参加诉讼评析 | 第30-32页 |
第4章 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诉讼原告制度之完善 | 第32-40页 |
·借鉴美国集团诉讼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 | 第32-35页 |
·学界观点 | 第32-33页 |
·观点评析 | 第33-34页 |
·具体借鉴措施 | 第34-35页 |
·借鉴德国团体诉讼赋予证券监管专员办事处以诉权 | 第35-40页 |
·学界观点及评析 | 第36-38页 |
·笔者观点及可行性分析、具体操作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