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1章 我国再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的立法现状 | 第8-13页 |
·新的证据给再审工作带来的困惑 | 第8-9页 |
·我国关于再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规定的疏漏 | 第9-10页 |
·证据随时提出主义——我国再审新的证据立法的理论缺陷 | 第10-12页 |
·新的证据的尴尬地位——再审新的证据问题产生的必然 | 第12-13页 |
第2章 对再审程序中新的证据的界定 | 第13-16页 |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新的证据的界定 | 第13-15页 |
·新的证据的定义,再审程序中新的证据的定义与特征 | 第15-16页 |
第3章 相关国外立法 | 第16-19页 |
·英美法系国家 | 第16-17页 |
·大陆法系国家 | 第17-18页 |
·两大法系相关立法的启示 | 第18-19页 |
第4章 我国民事再审新的证据制度的重新构建 | 第19-28页 |
·再审新的证据的条件 | 第19-21页 |
·再审新的证据的时间条件 | 第19-20页 |
·再审新的证据的主观条件 | 第20-21页 |
·再审新的证据的实质条件 | 第21页 |
·再审新的证据的举证时限 | 第21-23页 |
·申请再审一方当事人的举证时限 | 第22页 |
·对方当事人的抗辩期限 | 第22-23页 |
·诉讼费用的承担 | 第23-24页 |
·新的证据的适用范围 | 第24-28页 |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再审启动主体 | 第24-25页 |
·再审启动主体制度的重构 | 第25-26页 |
·能够以新的证据为理由启动再审的主体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3-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