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秦岭火地塘林区落叶松林碳水通量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国内外碳通量研究进展第11-14页
    1.3 国内外水通量研究进展第14-16页
    1.4 涡度相关技术概况第16-17页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19-26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19-20页
        2.1.1 地理位置第19页
        2.1.2 地形地貌第19页
        2.1.3 气候特征第19页
        2.1.4 土壤特征第19页
        2.1.5 植被状况第19-20页
    2.2 监测系统概况第20-21页
        2.2.1 涡动相关系统第20页
        2.2.2 常规气象要素梯度观测系统第20-21页
    2.3 研究内容第21-22页
    2.4 技术路线图第22页
    2.5 研究方法第22-26页
        2.5.1 土壤呼吸第22页
        2.5.2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和水通量的观测第22-25页
        2.5.3 数据分析第25-26页
第三章 落叶松林土壤呼吸动态变化第26-29页
    3.1 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第26页
    3.2 土壤呼吸速率的年变化第26-28页
    3.3 讨论第28页
    3.4 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落叶松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及其环境控制因子第29-36页
    4.1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变化特征第29-31页
        4.1.1 生长季不同时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日动态变化第29-30页
        4.1.2 生长季不同时期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逐日变化第30-31页
    4.2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与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第31-34页
        4.2.1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第31页
        4.2.2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对空气温度的响应第31-32页
        4.2.3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对空气相对湿度的响应第32-33页
        4.2.4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对水汽压差的响应第33页
        4.2.5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对风速的响应第33-34页
    4.3 讨论第34-35页
    4.4 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落叶松林水通量特征及其环境控制因子第36-43页
    5.1 水通量变化特征第36-37页
        5.1.1 生长季不同时期水通量日动态变化第36-37页
        5.1.2 生长季不同时期水通量逐日变化第37页
    5.2 水通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第37-41页
        5.2.1 水通量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响应第37-38页
        5.2.2 水通量对空气温度的响应第38-39页
        5.2.3 水通量对相对湿度的响应第39页
        5.2.4 水通量对水汽压差的响应第39-40页
        5.2.5 水通量对风速的响应第40-41页
    5.3 讨论第41页
    5.4 小结第41-43页
第六章 落叶松林净生态系统碳交换与水通量的关系第43-46页
    6.1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与水通量的拟合关系第43页
    6.2 水分利用率变化特征第43-44页
    6.3 讨论第44-45页
    6.4 小结第45-4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46-48页
    7.1 结论第46页
    7.2 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5页
致谢第55-56页
作者简介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铃薯渣及汁水资源化过程中细胞蛋白的干燥特性
下一篇:毛竹笋用林覆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