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失地农民文化生活研究--以河南省平顶山市A村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 绪论第10-17页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2页
        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关于失地农民文化生活分析的研究综述第12-14页
        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4页
    (三) 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第14-15页
        1 研究方法第14-15页
        2 理论工具第15页
    (四)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15-17页
        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2 本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二 相关理论的概述第17-20页
    (一) 失地农民的相关概念第17-18页
        1 失地农民的定义第17页
        2 失地农民的特点第17-18页
    (二) 文化的相关概念第18-20页
        1 文化的概念第18页
        2 失地农民文化的特征第18-20页
三 失地农民文化状况描述第20-29页
    (一) 农民文化生活整体描述第20-21页
        1 失地农民文化生活构成第20页
        2 个案村的基本情况描述第20-21页
        3 失地农民与普通农民生活状况对比第21页
    (二) 失地农民的个体文化生活第21-24页
        1 文化需求形式单一第22页
        2 文化需求层次低下第22-23页
        3 文化消费不合理第23-24页
        4 文化供给匮乏第24页
    (三) 失地农民公共文化生活第24-26页
        1 不良文化活动蔓延第25页
        2 传统优秀文化的缺失第25-26页
        3 网络文化的影响第26页
    (四) 农民与市民文化碰撞第26-29页
        1 市民文化非人情的社会关系第26-27页
        2 市民文化非人情的社会关系第27页
        3 城市居民的法律意识强第27-29页
四 失地农民文化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第29-36页
    (一) 个体文化行为自发盲目第29-32页
        1 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第30-31页
        2 文化消费观念落后第31-32页
        3 缺乏优秀文化资源第32页
    (二) 公共文化生活混乱无序第32-34页
        1 文化监管不到位第32-33页
        2 缺乏沟通渠道第33-34页
        3 缺乏正确的文化导向第34页
    (三) 农民与市民文化融合缓慢第34-36页
        1 农民与市民文化融合缺乏内在动力第34-35页
        2 农民与市民文化融合平台不足第35页
        3 农民缺乏制度保障第35-36页
五 丰富失地农民文化生活的途径第36-42页
    (一) 提高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第36-38页
        1 组织文化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第36-37页
        2 开展文化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养第37页
        3 引导农民主动学习优秀文化,抵制不良文化第37-38页
    (二) 加强文化管理,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第38-39页
        1 规范文化环境,创新政府管理职能第38-39页
        2 加大整治力度,落实相关政策第39页
    (三) 政府为文化掌舵,加速文化融合第39-42页
        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文化掌舵第40页
        2 扩宽文化交流渠道,搭建多元服务平台第40-41页
        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速文化融合进程第41-42页
六 小结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移民并村农民权益保护研究--以太原市阳曲县为例
下一篇:乡村纠纷的解决机制研究--以H县D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