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炳贤经济思想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7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8-10页 |
第二章 何炳贤生平 | 第10-12页 |
2.1 生平简介 | 第10页 |
2.2 “得以善终的汉奸” | 第10-12页 |
第三章 何炳贤的外贸思想 | 第12-20页 |
3.1 中国贸易不振的根本原因:“被动贸易” | 第12-14页 |
3.2 外贸发展路径:“扩大输出” | 第14-15页 |
3.3 促进外贸的关税政策:“适当保护” | 第15-17页 |
3.4 对外贸易之根本:“工农立国” | 第17-20页 |
第四章 何炳贤的统制经济思想 | 第20-30页 |
4.1 统制经济的界定 | 第20-23页 |
4.2 统制经济的形式 | 第23-30页 |
4.2.1 “国家的服务” | 第23页 |
4.2.2 “国家对于实业的扶助” | 第23-24页 |
4.2.3 “国家对于实业管理的干涉” | 第24-25页 |
4.2.4 国家对于产品的调节 | 第25-26页 |
4.2.5 国家对于“需要的调节” | 第26-27页 |
4.2.6 国家对于“贸易的统制” | 第27-30页 |
第五章 何炳贤对美国复兴问题的考察 | 第30-46页 |
5.1 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原因 | 第30-34页 |
5.1.1 大战与经济恐慌 | 第31-32页 |
5.1.2 辅助出口 | 第32页 |
5.1.3 金汇兑本位 | 第32-33页 |
5.1.4 银行之信用政策 | 第33页 |
5.1.5 对外贷款之减少 | 第33-34页 |
5.1.6 国际金融恐慌 | 第34页 |
5.2 对罗斯福新政的介绍及评价 | 第34-46页 |
5.2.1 对农业的调节 | 第34-36页 |
5.2.2 工业统制 | 第36-39页 |
5.2.3 劳工问题 | 第39-41页 |
5.2.4 金融政策 | 第41-44页 |
5.2.5 政府财政问题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