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喷射混凝土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喷射混凝土微观性能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喷射混凝土渗透性能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4 存在问题第15-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试验材料、配合比和方法第17-25页
    2.1 试验设计第17-19页
        2.1.1 试验原材料第17-18页
        2.1.2 试验配合比第18页
        2.1.3 试件制作第18-19页
    2.2 混凝土微观测试方法第19-20页
        2.2.1 喷射混凝土凝结时间分析第19页
        2.2.2 混凝土矿物成分分析第19页
        2.2.3 混凝土物相组成定量分析第19-20页
        2.2.4 混凝土微观形貌分析第20页
        2.2.5 混凝土孔结构分析第20页
    2.3 混凝土强度测试方法第20-21页
    2.4 混凝土渗透性试验第21-25页
        2.4.1 混凝土透气性试验第21页
        2.4.2 混凝土毛细吸水试验第21-22页
        2.4.3 混凝土氯离子电迁移试验第22-25页
3 喷射混凝土微观性能分析第25-37页
    3.1 喷射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5-26页
    3.2 喷射混凝土矿物成分分析第26-28页
    3.3 喷射混凝土物相组成定量分析第28-29页
    3.4 喷射混凝土微观形貌分析第29-32页
    3.5 喷射混凝土孔结构分析第32-34页
        3.5.1 喷射混凝土的孔结构第32-33页
        3.5.2 喷射混凝土孔结构分形维数第33-34页
    3.6 本章小结第34-37页
4 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及模型研究第37-53页
    4.1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模型第37-42页
        4.1.1 龄期对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第37-38页
        4.1.2 水胶比对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第38页
        4.1.3 粉煤灰掺量对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第38-39页
        4.1.4 钢纤维掺量对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第39-40页
        4.1.5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0-42页
    4.2 喷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计算模型第42-45页
        4.2.1 龄期对喷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第42页
        4.2.2 水胶比对喷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第42-43页
        4.2.3 粉煤灰掺量对喷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第43-44页
        4.2.4 钢纤维掺量对喷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第44页
        4.2.5 喷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计算模型的建立第44-45页
    4.3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劈拉强度的关系第45-48页
        4.3.1 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统计分析第45-46页
        4.3.2 喷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统计分析第46-47页
        4.3.3 二者关系第47-48页
    4.4 喷射混凝土强度与孔结构的关系第48-50页
        4.4.1 喷射混凝土强度与孔结构参数的关系第48-49页
        4.4.2 喷射混凝土强度与孔结构关系模型的建立第49页
        4.4.3 与已有模型的对比分析第49-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3页
5 喷射混凝土渗透性试验研究第53-63页
    5.1 喷射混凝土透气性指标第53-55页
        5.1.1 水胶比对喷射混凝土透气性的影响第53-54页
        5.1.2 粉煤灰掺量对喷射混凝土透气性的影响第54-55页
        5.1.3 钢纤维掺量对喷射混凝土透气性的影响第55页
    5.2 喷射混凝土吸水系数第55-58页
        5.2.1 水胶比对喷射混凝土毛细吸水率的影响第56页
        5.2.2 粉煤灰掺量对喷射混凝土毛细吸水率的影响第56-57页
        5.2.3 钢纤维掺量对喷射混凝土毛细吸水率的影响第57-58页
    5.3 喷射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第58-60页
        5.3.1 水胶比对喷射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影响第58页
        5.3.2 粉煤灰掺量对喷射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影响第58-59页
        5.3.3 钢纤维掺量对喷射混凝土氯离子迁移系数的影响第59-60页
    5.4 喷射混凝土渗透性与孔结构的关系第60-62页
        5.4.1 喷射混凝土渗透性与孔结构参数的关系第60-61页
        5.4.2 喷射混凝土渗透性与孔结构关系模型的建立第61-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6.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第63-64页
    6.2 进一步研究建议第64-65页
致谢第65-67页
附录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城市公园实态研究1949-2013
下一篇:基于接驳轨道交通的城市外围社区公共交通优化研究--以韦曲南站西侧片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