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1.3 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意义 | 第10-12页 |
1.3.1 能改善农户与市场间信息交流的对等 | 第10-11页 |
1.3.2 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 | 第11页 |
1.3.3 有利于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和功能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5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农产品现代商业模式与传统商业模式及其与他国的比较 | 第14-22页 |
2.1 市场演进范式的两种商业模式 | 第14页 |
2.2 现代商业模式在农业中的运用 | 第14-15页 |
2.3 国内外农产品电子商务环境的比较 | 第15-18页 |
2.4 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措施的比较 | 第18页 |
2.5 国内外现代农产品物流的比较 | 第18-22页 |
第三章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和商业模式 | 第22-25页 |
3.1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3.2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 | 第23-25页 |
3.2.1 B to B模式 | 第23页 |
3.2.2 B to C模式 | 第23页 |
3.2.3 G to C模式 | 第23-24页 |
3.2.4 第三方电子商务模式 | 第24页 |
3.2.5 农产品电子拍卖模式 | 第24-25页 |
第四章 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第25-28页 |
4.1 农民、农村自身对于推广电子商务的限制 | 第25页 |
4.2 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发展面临的障碍 | 第25-26页 |
4.3 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环节遭遇瓶颈 | 第26-27页 |
4.4 农产品标准化不统一、食品安全问题有待解决 | 第27-28页 |
第五章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体系 | 第28-40页 |
5.1 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 | 第28-29页 |
5.1.1 树立典型农户的示范作用,加强重点帮扶 | 第28页 |
5.1.2 全力打造信息人才队伍支撑体系 | 第28-29页 |
5.2 建立完善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 第29-31页 |
5.2.1 加大民营资本投入比例,增加市场多元化活力 | 第29-30页 |
5.2.2 形成立体化多种类的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 | 第30页 |
5.2.3 监管部门发挥协调作用,引导市场和谐发展 | 第30-31页 |
5.3 加快我国特色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第31-35页 |
5.3.1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产品物流 | 第31-34页 |
5.3.2 建立规模化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 | 第34页 |
5.3.3 政府帮扶与导向性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 | 第34-35页 |
5.4 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快可追溯体系建设 | 第35-40页 |
5.4.1 建立规范农产品标准化体系 | 第35-37页 |
5.4.2 健全可追溯体系严格保障食品安全 | 第37-40页 |
全文小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