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1.2.1 盈余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2.2 EVA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理论概述 | 第16-23页 |
2.1 ST制度介绍 | 第16页 |
2.2 盈余管理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2.2.1 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2.2 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3 盈余管理评价方法选取 | 第18-20页 |
2.3.1 传统财务指标评价 | 第18页 |
2.3.2 实证评价方法 | 第18-19页 |
2.3.3 EVA绩效评价 | 第19-20页 |
2.4 EVA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2.4.1 EVA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4.2 EVA的4M理论 | 第21-23页 |
第三章 *ST昌九公司盈余管理案例介绍 | 第23-29页 |
3.1 *ST昌九公司概况 | 第23页 |
3.2 *ST昌九公司案例事件发展 | 第23-25页 |
3.3 *ST昌九公司盈余管理方法和手段 | 第25-29页 |
3.3.1 利用财产补贴调整盈余 | 第25-27页 |
3.3.2 减少酌量性费用开支调节利润 | 第27-28页 |
3.3.3 资产处置调节利润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基于EVA的*ST昌九公司盈余管理效果及问题分析 | 第29-39页 |
4.1 基于EVA的*ST昌九公司盈余管理效果分析 | 第29-37页 |
4.1.1 EVA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29-31页 |
4.1.2 EVA相关参数的计算 | 第31-36页 |
4.1.3 指标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4.2 基于EVA的*ST昌九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分析 | 第37-39页 |
4.2.1 财务业绩评价指标单一 | 第37页 |
4.2.2 融资渠道单一 | 第37-38页 |
4.2.3 资产处置频繁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建议与对策 | 第39-44页 |
5.1 微观调控方面 | 第39-41页 |
5.1.1 融资渠道的多样化 | 第39-40页 |
5.1.2 严格控制成本 | 第40页 |
5.1.3 持续企业闲置资产处理 | 第40页 |
5.1.4 采取稳健的盈余管理措施 | 第40-41页 |
5.1.5 增加公司内部人持股 | 第41页 |
5.2 宏观调控方面 | 第41-44页 |
5.2.1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 第41-42页 |
5.2.2 完善企业具体会计准则 | 第42页 |
5.2.3 引入EVA绩效评价体系到ST企业的退市机制 | 第42-44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