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0-24页 |
1.1 N_2O的环境效应及其源与汇 | 第12-14页 |
1.1.1 N_2O的环境效应 | 第12-13页 |
1.1.2 N_2O的源与汇 | 第13-14页 |
1.2 人工湿地N_2O排放现状研究 | 第14-22页 |
1.2.1 人工湿地脱氮原理 | 第14-15页 |
1.2.2 N_2O的产生机理 | 第15-18页 |
1.2.3 影响N_2O产生的因素 | 第18-19页 |
1.2.4 人工湿地脱氮过程中N_2O释放量 | 第19-22页 |
1.3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3.1 课题来源 | 第22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3.4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2 试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 第24-30页 |
2.1 试验装置 | 第24-26页 |
2.1.1 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系统 | 第24-25页 |
2.1.2 N_2O气体收集装置 | 第25-26页 |
2.2 试验水质 | 第26页 |
2.3 测试项目及方法 | 第26-27页 |
2.4 测试仪器 | 第27-30页 |
3 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能及N_2O排放研究 | 第30-80页 |
3.1 HRT对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处理效能研究 | 第30-43页 |
3.1.1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3.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1-43页 |
3.2 HRT对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N_2O释放通量研究 | 第43-55页 |
3.2.1 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3.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4-55页 |
3.3 进水浓度对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处理效能研究 | 第55-63页 |
3.3.1 试验方法 | 第55页 |
3.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63页 |
3.4 进水浓度对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N_2O释放量研究 | 第63-66页 |
3.4.1 试验方法 | 第63页 |
3.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3-66页 |
3.5 温度对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处理效能研究 | 第66-74页 |
3.5.1 试验方法 | 第67页 |
3.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67-74页 |
3.6 温度对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N_2O释放通量研究 | 第74-78页 |
3.6.1 试验方法 | 第74-75页 |
3.6.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75-7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4 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氮平衡与温室气体估算 | 第80-90页 |
4.1 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氮质量平衡模型 | 第80-83页 |
4.1.1 人工湿地氮质量平衡模型的建立 | 第80-81页 |
4.1.2 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氮质量平衡模型试验研究 | 第81-83页 |
4.2 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温室气体减排估算研究 | 第83-86页 |
4.2.1 常规污水厂CH_4和N_2O排放量估算 | 第84-85页 |
4.2.2 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CH_4和N_2O排放量估算 | 第85-86页 |
4.3 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N_2O减排优化措施 | 第86-88页 |
4.3.1 序批式好氧人工湿地N_2O减排优化措施 | 第86-87页 |
4.3.2 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N_2O减排优化措施 | 第87页 |
4.3.3 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N_2O减排效果分析 | 第87-8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90-92页 |
5.1 结论 | 第90-91页 |
5.2 建议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2页 |
附录 | 第102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2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报与获批的专利 | 第102页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相关科研项目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