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处理渗滤液MBR出水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24页
    1.1 垃圾渗滤液概述第9-14页
        1.1.1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特点及危害第9-11页
        1.1.2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第11-14页
    1.2 膜替代技术第14-17页
        1.2.1 化学混凝法第14-15页
        1.2.2 吸附法第15页
        1.2.3 高级氧化技术第15-17页
    1.3 国内外基于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7-20页
        1.3.1 过硫酸盐特性第17-18页
        1.3.2 过硫酸盐活化产生自由基的原理第18-19页
        1.3.3 基于过硫酸盐处理污染物的机理研究第19-20页
        1.3.4 基于过硫酸盐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第20页
    1.4 自由基检测技术第20-21页
        1.4.1 自旋捕集技术第20页
        1.4.2 分光光度法第20-21页
        1.4.3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21页
        1.4.4 化学发光法第21页
    1.5 课题提出与研究意义第21-24页
        1.5.1 课题的提出第21-22页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2页
        1.5.3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5.4 技术路线第23-24页
2 两种方法测定产生自由基的类型第24-38页
    2.1 实验材料及实验步骤第24-26页
        2.1.1 实验材料第24页
        2.1.2 实验步骤第24-26页
    2.2 波谱法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6-34页
        2.2.1 Fe粉活化过流酸盐产生自由基的类型第26-27页
        2.2.2 热活化过流酸盐产生自由基的类型第27-33页
        2.2.3 紫外光活化过流酸盐产生自由基的类型第33-34页
    2.3 分光光度法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4-36页
        2.3.1 Fe粉活化过流酸盐产生自由基的类型第34-35页
        2.3.2 热活化过流酸盐产生自由基的类型第35-36页
        2.3.3 紫外光活化过流酸盐产生自由基的类型第36页
    2.4 小结第36-38页
3 过硫酸盐处理甲基紫的机理研究第38-50页
    3.1 实验材料及实验步骤第38-39页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38页
        3.1.2 实验步骤第38-39页
    3.2 Fe粉活化过流酸钠产生自由基的机理研究第39-43页
        3.2.1 MFe:MNa2S2O8=0.25:1 不同pH条件下对甲基紫的处理效果第39-40页
        3.2.2 MFe:MNa2S2O8=0.5:1 不同pH条件下对甲基紫的处理效果第40-42页
        3.2.3 MFe:MNa2S2O8=1:1 不同pH条件下对甲基紫的处理第42-43页
    3.3 热活化过流酸钠产生自由基的机理研究第43-47页
        3.3.1 T=40℃不同pH条件下对甲基紫的处理效果第43-44页
        3.3.2 T=50℃不同pH条件下对甲基紫的处理效果第44-46页
        3.3.3 T=60℃不同pH条件下对甲基紫的处理效果第46-47页
    3.4 紫外光活化过流酸钠产生自由基的机理研究第47-48页
        3.4.1 紫外活化不同pH条件下对甲基紫的处理效果第47-48页
    3.5 小结第48-50页
4 两种高级氧化法处理渗滤液MBR出水的机理研究第50-56页
    4.1 实验材料及实验步骤第50-51页
        4.1.1 实验材料第50页
        4.1.2 实验步骤第50-51页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1-55页
        4.2.1 不同pH条件下,两种体系对渗滤液COD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研究第51-52页
        4.2.2 不同FeSO4 用量下,两种体系对渗滤液COD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研究第52-53页
        4.2.3 不同氧化剂用量下,两种体系对渗滤液COD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研究第53-54页
        4.2.4 催化剂投加方式对COD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研究第54-55页
    4.3 小结第55-56页
5 结论与建议第56-57页
    5.1 结论第56页
    5.2 建议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析的中国制造业升级路径及测度方法研究
下一篇:序批式好氧—连续流缺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N2O减排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