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A家族基因分子鉴定与生理功能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说明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8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活性氧的产生与作用机制第10-15页
        1.2.1 胁迫与活性氧第10-11页
        1.2.2 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机制第11-14页
        1.2.3 活性氧的作用机制第14-15页
    1.3 甲硫氨酸亚砜还原酶(Msr)第15-22页
        1.3.1 甲硫氨酸的氧化第15-16页
        1.3.2 MsrA与MsrB第16-18页
        1.3.3 Msr的催化机制第18-20页
        1.3.4 Msr的生理功能第20-22页
    1.4 植物MsrA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1.4.1 拟南芥第22-23页
        1.4.2 其他植物第23页
        1.4.3 Msr的调控机制第23-24页
    1.5 对Msr的研究展望第24-25页
    1.6 本论文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5-26页
    1.7 技术路线第26-28页
第二章 小麦MsrA亚家族基因的克隆第28-4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8-30页
        2.1.1 同源基因搜索第28页
        2.1.2 电子拼接第28-29页
        2.1.3 核酸序列分析第29页
        2.1.4 蛋白质性质分析第29-30页
    2.2 结果第30-37页
        2.2.1 小麦MsrA家族基因第30-31页
        2.2.2 小麦MsrA基因序列分析第31-37页
    2.3 讨论第37-40页
第三章 MsrA基因功能分析第40-72页
    3.1 材料与试剂第40-44页
        3.1.1 植物材料第40页
        3.1.2 菌株与载体第40-41页
        3.1.3 试剂第41-44页
    3.2 实验方法第44-55页
        3.2.1 MsrA基因的克隆第44-46页
        3.2.2 小麦MsrA的表达模式分析第46页
        3.2.3 转基因拟南芥及生理分析第46-50页
        3.2.4 亚细胞定位第50-52页
        3.2.5 原核表达第52-55页
    3.3 结果第55-67页
        3.3.1 小麦中MsrA基因及组织表达模式第55-57页
        3.3.2 拟南芥转基因及生理实验第57-60页
        3.3.3 细胞定位第60-63页
        3.3.4 原核表达第63-67页
    3.4 讨论第67-72页
        3.4.1 相关基因功能研究第67-70页
        3.4.2 原核表达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致谢第80-81页
学位论文评闼及答辩情况表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豌豆核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覆膜玉米农田氮变化动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