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 “洋快餐低薪”事件及其引发的社会法问题 | 第11-16页 |
(一) “洋快餐低薪”事件始末 | 第11-13页 |
(二) “洋快餐低薪”事件引发的社会法问题 | 第13-16页 |
二、 “洋快餐低薪”事件引发问题的社会法学定位 | 第16-31页 |
(一) 在校大学生兼职应否适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 第16-20页 |
(二) 非全日制用工是否适用同工同酬原则 | 第20-24页 |
(三) 延长非全日制用工工时的工资如何支付 | 第24-28页 |
(四) 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模式是否合理 | 第28-31页 |
三、 “洋快餐低薪”事件引发问题的治理之策 | 第31-42页 |
(一) 扩大适用最低工资标准的主体范围 | 第31-32页 |
(二) 最低工资标准应以保障劳动权为理念 | 第32-34页 |
(三) 强化对延长非全日制用工工时的法律规制 | 第34-37页 |
(四) 制定全国统一性的最低工资标准 | 第37-40页 |
(五) 确保用人单位按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