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针叶树类论文

龙柏异形叶性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机理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前言第10-20页
    1.1 异型叶及异型叶性第10-11页
    1.2 异型叶的类型第11-12页
    1.3 植物异型叶形成的机制第12-13页
    1.4 影响异型叶的其他因素或现象第13-14页
    1.5 表型可塑性第14-15页
    1.6 异型叶在抗胁迫作用中的反应第15-18页
    1.7 刺叶异型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1.8 本研究的目标和意义第19-20页
2.材料与方法第20-27页
    2.1 实验材料的选择第20页
    2.2 研究区概况以及样地确定、样株的选择第20-21页
    2.3 实验设计和方法第21-25页
        2.3.1 自然生长植株的统计第21页
        2.3.2 温室大棚实验设计第21-24页
        2.3.3 闵行校区图书馆周围样地处理第24页
        2.3.4 两型叶转录组分析取样第24-25页
    2.4 数据测量第25-26页
        2.4.1 原始数据第25页
        2.4.2 实验数据第25-26页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6-27页
3.结果与分析第27-62页
    3.1 不同高度级别的龙柏的生物量分配第27页
    3.2 龙柏植株上刺叶不同的生长位置及其形态第27-30页
    3.3 刺叶在整个植株内的数量分布规律第30-33页
    3.4 刺叶在一级枝上的数量分布规律第33-35页
    3.5 刺叶生物量在植冠阴阳面及层次分布的差异第35-36页
    3.6 生态因子及人为修剪对龙柏群体异形叶性的影响第36-41页
        3.6.1 光照对龙柏群体刺叶比例的影响第36-37页
        3.6.2 土壤养分对龙柏群体刺叶比例的影响第37-40页
        3.6.3 人为修剪对龙柏群体刺叶比例的影响第40-41页
    3.7 转录组分析结果第41-62页
        3.7.1 数据背景第41-45页
        3.7.2 转录本拼接第45-47页
        3.7.3 基因功能注释第47-51页
        3.7.4 基因表达量统计第51-54页
        3.7.5 表达差异分析第54-58页
        3.7.6 结构分析第58-62页
4.讨论第62-68页
    4.1 龙柏生长中的排布规律第62-64页
    4.2 光照影响第64-65页
    4.3 水分胁迫影响第65-66页
    4.4 修剪影响第66-68页
5.结论与展望第68-71页
    5.1 结论第68-70页
    5.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囊藻对底泥—水界面反硝化过程的促进作用研究
下一篇:安徽大别山海拔梯度上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幼苗生长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