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风景写生表现语言的传统与创新性--以李可染、吴冠中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论文选题依据 | 第8-9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9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1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水墨风景写生概述 | 第11-17页 |
第一节 水墨风景写生的理解 | 第11-13页 |
一、水墨风景写生与传统山水画的联系与区别 | 第11-12页 |
二、水墨风景写生与西方风景写生的异同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水墨风景写生的发展状态 | 第13-17页 |
一、由传统写生到对景创作 | 第13-15页 |
二、现当代画家对水墨风景写生所做的探索 | 第15-17页 |
第三章 水墨风景写生对传统山水画的继承 | 第17-23页 |
第一节 对传统山水画艺术元素的继承 | 第17-20页 |
一、材料与载体的沿袭 | 第17-18页 |
二、笔墨技法的传承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对传统山水画意境和精神的传承 | 第20-23页 |
一、意境与意匠 | 第20-22页 |
二、“澄怀观道”精神 | 第22-23页 |
第四章 水墨风景写生的创新性 | 第23-41页 |
第一节 水墨风景写生画面构成的创新性 | 第23-26页 |
一、取景构图的形式美 | 第23-24页 |
二、画面构成化趋向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对景创作保持鲜活性 | 第26-28页 |
一、写生即创作 | 第26-27页 |
二、身临其境的鲜活感受 | 第27-28页 |
第三节 李可染水墨风景写生的中西融合 | 第28-34页 |
一、笔法的时代性 | 第28-30页 |
二、“光”的运用 | 第30-32页 |
三、设色上的壮阔与厚重 | 第32-34页 |
第四节 吴冠中水墨风景写生表现语言的突破性 | 第34-41页 |
一、黑、白、灰的独特构成 | 第34-35页 |
二、点、线、面的创新运用 | 第35-41页 |
第五章 水墨风景写生的价值及影响 | 第41-47页 |
第一节 水墨风景写生的价值 | 第41-43页 |
一、丰富题材元素多样化 | 第41-42页 |
二、时代性与主题性的统一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水墨风景写生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 第43-47页 |
一、对当代山水画创新、发展的影响 | 第43-45页 |
二、使当代山水画的写生赋予生命力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