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井支护与设备论文--回采工作面支护论文

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液压支架姿态监测方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的来源、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和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液压支架国内外发展动态第11-12页
        1.2.2 液压支架姿态监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14-17页
        1.3.1 研究的目的第14-15页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理论及受载姿态分析第17-45页
    2.1 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关系第17-20页
        2.1.1 液压支架概述第17-18页
        2.1.2 砌体梁假说下液压支架载荷分析第18-20页
    2.2 液压支架受载分析第20-28页
        2.2.1 顶梁受载计算流程第20页
        2.2.2 液压支架几何模型第20-24页
        2.2.3 顶梁受载解析模型第24-28页
    2.3 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监测第28-31页
        2.3.1 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监测参数第28-29页
        2.3.2 液压支架与围岩耦合监测模型第29-30页
        2.3.3 液压支架耦合监测流程第30-31页
    2.4 液压支架姿态角度求解理论分析第31-36页
        2.4.1 液压支架姿态分析第31-35页
        2.4.2 姿态角监测参数及其求解方案第35-36页
    2.5 液压支架姿态监测模型第36-42页
        2.5.1 液压支架姿态监测结构模型第36-38页
        2.5.2 液压支架姿态解算流程第38-40页
        2.5.3 液压支架姿态监测框架结构第40-42页
    2.6 本章小结第42-45页
第三章 多传感器融合姿态角度解算方法研究第45-63页
    3.1 液压支架姿态角度多传感器融合解算方案第45-46页
    3.2 液压支架姿态角度数据获取第46-50页
        3.2.1 倾角传感器姿态角度求解第46页
        3.2.2 陀螺仪姿态角度求解第46-50页
    3.3 卡尔曼滤波算法理论第50-61页
        3.3.1 卡尔曼滤波原理第50-51页
        3.3.2 卡尔曼滤波模型第51-55页
        3.3.3 卡尔曼滤波仿真分析第55-58页
        3.3.4 实验验证第58-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液压支架支护高度多传感器融合求解方法研究第63-77页
    4.1 支护高度多传感融合求解方案第63-64页
    4.2 支护高度求解模型第64-69页
        4.2.1 倾角传感器双轴耦合关系第64-65页
        4.2.2 支护高度求解第65-69页
    4.3 液压支架高度二级融合融合算法研究第69-75页
        4.3.1 分批估计算法模型第69-71页
        4.3.2 自适应加权融合算法第71-72页
        4.3.3 组合融合算法验证第72-74页
        4.3.4 与其他数据处理方法对比第74-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姿态监测虚拟仪器平台设计与开发第77-91页
    5.1 虚拟仪器平台结构设计第77-79页
        5.1.1 虚拟仪器硬件和软件第77-78页
        5.1.2 姿态数据采集平台结构设计第78-79页
    5.2 软件平台模块设计方案第79-80页
        5.2.1 软件平台模块功能第79-80页
        5.2.2 软件平台模块运行流程第80页
    5.3 软件平台模块程序设计第80-90页
        5.3.1 用户登陆模块第80-82页
        5.3.2 参数设置模块第82-83页
        5.3.3 数据采集模块第83-85页
        5.3.4 数据处理模块第85-87页
        5.3.5 报警模块第87-88页
        5.3.6 数据存储模块第88页
        5.3.7 报表生成模块第88-89页
        5.3.8 液压支架姿态数据采集平台第89-90页
    5.4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3页
    6.1 结论第91-92页
    6.2 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附录第97-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氧化煤吸附及浮选行为的影响
下一篇:面向恒减速制动工况的矿井提升机动力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