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4-34页 |
第一章 玻璃化冷冻的线粒体损伤 | 第14-27页 |
1.1 玻璃化冷冻 | 第14-17页 |
1.1.1 玻璃化冷冻的含义 | 第14页 |
1.1.2 玻璃化冷冻方法 | 第14-15页 |
1.1.3 玻璃化冷冻使用的冷冻保护剂 | 第15-16页 |
1.1.4 玻璃化冷冻的过程 | 第16-17页 |
1.1.5 玻璃化冷冻的优点 | 第17页 |
1.2 线粒体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 第17-22页 |
1.2.1 线粒体的生物功能 | 第17-18页 |
1.2.2 线粒体的生物合成 | 第18-21页 |
1.2.3 线粒体的融合与分裂 | 第21-22页 |
1.3 玻璃化冷冻造成的线粒体损伤 | 第22-26页 |
1.3.1 玻璃化冷冻造成的线粒体结构异常 | 第23页 |
1.3.2 玻璃化冷冻造成的线粒体分布异常 | 第23-24页 |
1.3.3 玻璃化冷冻造成的线粒体功能损伤 | 第24-25页 |
1.3.4 玻璃化冷冻造成的氧化应激 | 第25-26页 |
1.4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白藜芦醇对线粒体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27-34页 |
2.1 白藜芦醇的结构及功能 | 第27-28页 |
2.1.1 白藜芦醇的发现 | 第27页 |
2.1.2 白藜芦醇的结构 | 第27页 |
2.1.3 白藜芦醇的生物学功能 | 第27-28页 |
2.2 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 | 第28-29页 |
2.3 白藜芦醇在雌性生殖系统中的作用 | 第29-30页 |
2.4 白藜芦醇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 | 第30-33页 |
2.4.1 白藜芦醇对线粒体生物合成的促进作用 | 第30-32页 |
2.4.2 白藜芦醇对线粒体生物功能的保护作用 | 第32-33页 |
2.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3-34页 |
试验研究 | 第34-64页 |
第三章 玻璃化冷冻-解冻对小鼠2-细胞胚胎造成的线粒体损伤 | 第34-4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7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4-36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3.2 结果 | 第37-40页 |
3.2.1 小鼠2-细胞胚胎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线粒体分布情况 | 第37-38页 |
3.2.2 小鼠2-细胞胚胎玻璃化冷冻-解冻后ROS水平比较 | 第38-39页 |
3.2.3 小鼠2-细胞胚胎玻璃化冷冻-解冻后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 | 第39-40页 |
3.3 讨论 | 第40-41页 |
3.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白藜芦醇处理小鼠2-细胞胚胎适宜浓度的筛选 | 第42-5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4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2-43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43-44页 |
4.2 结果 | 第44-48页 |
4.2.1 添加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培养小鼠2-细胞胚胎的囊胚发育情况比较 | 第44-46页 |
4.2.2 添加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培养小鼠2-细胞胚胎的囊胚质量比较 | 第46-48页 |
4.3 讨论 | 第48-49页 |
4.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白藜芦醇对玻璃化冷冻所致小鼠2-细胞胚胎线粒体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 第50-6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4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51页 |
5.1.2 试验方法 | 第51-54页 |
5.2 结果 | 第54-61页 |
5.2.1 白藜芦醇共培养72h胚胎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 第54-55页 |
5.2.2 白藜芦醇共培养8h胚胎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 第55页 |
5.2.3 白藜芦醇共培养8h小鼠2-细胞胚胎的发育能力比较 | 第55-56页 |
5.2.4 白藜芦醇共培养2h胚胎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 第56页 |
5.2.5 白藜芦醇共培养2h小鼠2-细胞胚胎的发育能力比较 | 第56-58页 |
5.2.6 白藜芦醇共培养2h小鼠2-细胞胚胎的线粒体分布情况 | 第58页 |
5.2.7 白藜芦醇共培养2h小鼠2-细胞胚胎的ROS水平比较 | 第58-59页 |
5.2.8 白藜芦醇共培养2h小鼠2-细胞胚胎的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 | 第59-61页 |
5.3 讨论 | 第61-63页 |
5.4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