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理论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基于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的供应商风险分析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论文背景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看涨期权契约第12-13页
        1.2.2 看跌期权契约第13-15页
        1.2.3 期权契约风险第15-16页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6-17页
    1.4 论文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2章 报童及期权模型介绍第18-26页
    2.1 基本条件假设第18-19页
    2.2 报童模型第19-20页
    2.3 看涨期权模型第20-22页
    2.4 看跌期权模型第22-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供应商风险分析第26-40页
    3.1 供应商可能遭遇风险原因分析第26-27页
    3.2 风险分析的方法第27-30页
        3.2.1 供应商第二阶段利润函数第27-29页
        3.2.2 风险分析指标建立第29-30页
    3.3 看涨期权模型供应商风险分析第30-34页
        3.3.1 供应商利润差的计算及判断第30-33页
        3.3.2 风险概率的计算第33-34页
    3.4 看跌期权模型供应商风险分析第34-39页
        3.4.1 供应商利润差的计算及判断第34-37页
        3.4.2 风险概率的计算第37-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算例分析第40-61页
    4.1 基本条件第40页
    4.2 看涨期权模型下供应商风险算例分析第40-48页
        4.2.1 供应商产品残值v_s的影响第40-42页
        4.2.2 零售商产品残值v_b的影响第42-44页
        4.2.3 零售商缺货成本p的影响第44-46页
        4.2.4 预测更新程度n/m的影响第46-48页
    4.3 看跌期权模型下供应商风险算例分析第48-56页
        4.3.1 供应商产品残值v_s的影响第48-50页
        4.3.2 零售商产品残值v_b的影响第50-52页
        4.3.3 零售商缺货成本p的影响第52-54页
        4.3.4 预测更新程度n/m的影响第54-56页
    4.4 看涨期权与看跌期权供应商风险比较分析第56-60页
        4.4.1 比较因素介绍第56页
        4.4.2 风险比较第56-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总结及展望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附录第70-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赴美上市中概股私有化回归看中美资本市场差异
下一篇:主权信用评级变动对金砖国家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