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药性学论文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菊三七致肝毒性机理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第12-14页
前言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6页
    1 菊三七致肝毒性机理研究进展第15-17页
        1.1 菊三七的概况第15页
        1.2 菊三七的毒性和机制研究进展第15-17页
    2 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机理中的应用第17-18页
        2.1 代谢组学的概念第17页
        2.2 代谢组学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3 代谢组学的研究过程第18-21页
        3.1 样品制备第18-19页
        3.2 样品检测第19-20页
        3.3 数据分析第20-21页
    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6页
第二章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中药菊三七诱导肝毒性大鼠血浆和尿液代谢组学机理研究第26-5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26-27页
        1.1 仪器第26页
        1.2 化学试剂第26页
        1.3 实验动物和药材第26-27页
    2 方法第27-29页
        2.1 药材制备第27页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第27页
        2.3 代谢组学样品采集与处理第27-28页
        2.4 UPLC/MS分析第28页
        2.5 大鼠血液、尿液样品数据处理和分析第28-29页
        2.6 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第29页
    3 结果第29-46页
        3.1 大鼠体征变化第29-30页
        3.2 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第30页
        3.3 菊三七肝中毒致HSOS大鼠血浆和尿液的代谢组分析第30-46页
    4 讨论第46-48页
    5 总结第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第三章 基于UPLC-Q-TOF/MS技术的中药菊三七诱导肝毒性大鼠血浆和肝组织代谢组学机理研究第51-89页
    1 材料第51-52页
        1.1 仪器第51页
        1.2 试剂第51-52页
        1.3 实验动物和药材第52页
    2 方法第52-54页
        2.1 药材制备第52页
        2.2 菊三七水煎液诱导大鼠HSOS动物模型的建立第52页
        2.3 常规指标的检测第52-53页
        2.4 代谢组学样品的制备与检测第53-54页
    3 结果第54-86页
        3.1 菊三七水煎液诱导大鼠HSOS模型的相关指标检测分析第54-59页
        3.2 大鼠血浆和肝组织样本的代谢物轮廓信息获取和代谢轨迹分析第59-66页
        3.3 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第66-75页
        3.4 代谢通路分析第75-86页
    4 讨论第86-87页
    5 结论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89页
总结与展望第89-92页
    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第89-90页
    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90-91页
    3 展望第91-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92-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热活血养阴方及其功效单元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动脉斑块及Th1/Th2失衡的影响
下一篇:建中强心颗粒治疗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