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中药实验药理论文

清热活血养阴方及其功效单元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脂、动脉斑块及Th1/Th2失衡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1-19页
    1. 中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及研究概况第11-15页
        1.1 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名认识第11页
        1.2 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1-13页
        1.3 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辨证治疗第13-14页
        1.4 AS的中药研究进程第14-15页
    2. 现代医学对AS研究进展第15-19页
        2.1 AS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第15-16页
        2.2 AS的发病机制第16-18页
        2.3 AS的治疗第18-19页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第19-26页
    1. 实验材料第19-20页
        1.1 实验动物第19页
        1.2 实验主要试剂第19页
        1.3 主要实验仪器第19页
        1.4 主要试剂配制第19-20页
    2. 实验方法第20-21页
        2.1 大鼠模型建立第20-21页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第21页
        2.3 指标检测第21页
    3. 实验结果第21-26页
        3.1 大鼠体征变化第21-22页
        3.2 大鼠血清脂质第22页
        3.3 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第22-24页
        3.4 主动脉弓HE染色第24页
        3.5 大鼠炎症因子的表达及Th1/Th2平衡的影响第24-26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26-31页
    1. 大鼠AS模型的建立第26-27页
        1.1 高脂饮食建立AS动物模型第26页
        1.2 炎症免疫法建立AS模型第26页
        1.3 细胞水平来建立AS动物模型第26-27页
        1.4 利用球囊损伤来建立AS动物模型第27页
        1.5 其它方法建立AS动物模型第27页
    2. 清热活血养阴方方药解析与药理研究第27-28页
    3. 全方组与养阴组、清热组、活血组结果差异性第28-29页
    4. 血脂、斑块、Th1/Th2与AS相关性第29页
    5. 结论第29-30页
    6. 问题和展望第30-31页
        6.1 存在的问题第30页
        6.2 设想与展望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9页
附录第39-4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0-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阿那其根提取物对过氧化氢致PC12细胞损伤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代谢组学的中药菊三七致肝毒性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