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引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 协商性司法证明标准概述 | 第11-23页 |
第一节 协商性司法的内涵评述 | 第11-14页 |
第二节 证明标准内涵之限定 | 第14-17页 |
第三节 我国大陆地区协商性司法的模式梳理 | 第17-20页 |
第四节 明确协商性司法下证明标准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协商性司法下证明标准研究的理论困境 | 第23-30页 |
第一节 严格证明标准学术观点梳理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证明标准多元说的观点梳理 | 第24-27页 |
第三节 协商性司法下证明标准研究的理论困境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协商性司法下证明标准的现状考察与问题解析 | 第30-39页 |
第一节 严格证明标准与协商性司法理念间的矛盾 | 第30-32页 |
第二节 证明标准降低风险之“实报实销” | 第32-34页 |
第三节 证明标准降低风险之虚假有罪供述 | 第34-36页 |
第四节 证明标准降低风险之律师参与诉讼的消极影响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协商性司法视角下的证明标准路径选择 | 第39-49页 |
第一节 确定证明标准的考量因素 | 第39-42页 |
第二节 协商性司法下严格证明标准困境解读 | 第42-44页 |
第三节 严格证明标准与协商性司法程序简化的衔接 | 第44-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附录 | 第55-77页 |
附录1:35例冤假错案有罪供述情况统计表 | 第55-59页 |
附录2:山东省某地基层法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理案件统计表 | 第59-70页 |
附录3:100起“顶罪替刑”案件统计表 | 第70-76页 |
附录4: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76-77页 |
后记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