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芯”DSP HEVC运动估计的实现及存储器访问优化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6-17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新意点 | 第19页 |
1.5 论文内容的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第二章 HEVC标准框架及BWDSP体系结构概述 | 第21-33页 |
2.1 概述 | 第21页 |
2.2 HEVC标准框架 | 第21-27页 |
2.2.1 帧内预测 | 第21-23页 |
2.2.2 帧间预测 | 第23-24页 |
2.2.3 变换与量化 | 第24-25页 |
2.2.4 熵编码 | 第25-26页 |
2.2.5 环路滤波 | 第26-27页 |
2.3 BWDSP组织结构 | 第27-29页 |
2.3.1 数据格式 | 第28-29页 |
2.3.2 指令系统 | 第29页 |
2.4 软件开发工具 | 第29-31页 |
2.4.1 ECS集成开发环境 | 第30-31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亚像素精度运动估计 | 第33-47页 |
3.1 概述 | 第33页 |
3.2 运动估计表示法 | 第33-34页 |
3.2.1 基于块的运动估计 | 第33-34页 |
3.2.2 基于像素的运动估计 | 第34页 |
3.2.3 基于区域的运动估计 | 第34页 |
3.3 运动搜索算法 | 第34-37页 |
3.3.1 全搜索算法 | 第35页 |
3.3.2 快速搜索算法 | 第35-37页 |
3.4 亚像素插值算法 | 第37-42页 |
3.4.1 亮度分量插值算法 | 第37-39页 |
3.4.2 色度分量插值算法 | 第39-40页 |
3.4.3 像素块的边界插值过程 | 第40-42页 |
3.5 MV预测技术 | 第42-46页 |
3.5.1 Merge技术 | 第42-45页 |
3.5.2 AMVP技术 | 第45-46页 |
3.6 本章总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帧间预测中代价函数的计算 | 第47-57页 |
4.1 概述 | 第47-48页 |
4.2 运动估计过程 | 第48-49页 |
4.3 模式选择过程 | 第49-52页 |
4.3.1 Skip模式 | 第49-50页 |
4.3.2 帧间模式判别过程 | 第50-52页 |
4.4 代价函数的计算 | 第52-56页 |
4.4.1 图像失真度D的计算 | 第52-53页 |
4.4.2 拉格朗日系数λ的选择 | 第53-54页 |
4.4.3 比特数R的计算 | 第54-56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率失真代价与存储器访问优化 | 第57-67页 |
5.1 概述 | 第57页 |
5.2 率失真代价优化 | 第57-62页 |
5.2.1 图像失真度D的优化 | 第57-61页 |
5.2.2 拉格朗日乘子λ的优化 | 第61-62页 |
5.3 亚像素插值的优化 | 第62-63页 |
5.4 系统级优化 | 第63-65页 |
5.4.1 存储器访问的优化 | 第63-65页 |
5.5 实验结果验证与分析 | 第65-66页 |
5.6 本章总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7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