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其他结构论文

双曲双扭钢管网壳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9页
        1.1.1 空间网壳结构的兴起第11-15页
        1.1.2 结构倒塌事故第15-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22页
        1.2.1 连续性倒塌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1.2.2 连续性倒塌的定义和分类第20-21页
        1.2.3 连续倒塌主要设计方法第21-22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第2章 连续倒塌相关规范与分析方法第24-29页
    2.1 连续倒塌相关设计规范第24-25页
        2.1.1 英国规范第24页
        2.1.2 欧洲规范第24页
        2.1.3 美国规范第24页
        2.1.4 我国结构抗连续性倒塌相关规范第24-25页
    2.2 结构冗余度和构件灵敏度第25页
        2.2.1 结构冗余度第25页
        2.2.2 构件灵敏度第25页
    2.3 分析方法第25-27页
        2.3.1 双重非线性屈曲分析第25-26页
        2.3.2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法第26页
        2.3.3 增量动力分析法第26-27页
    2.4 结构破坏准则第27-28页
        2.4.1 结构倒塌破坏准则第27页
        2.4.2 网壳结构连续倒塌失效机理判别准则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3章 双曲双扭网壳结构静动力性能分析第29-42页
    3.1 结构分析模型第29-32页
        3.1.1 工程背景第29-31页
        3.1.2 有限元分析模型第31-32页
    3.2 结构地震作用分析第32-37页
        3.2.1 结构自振分析第32-34页
        3.2.2 结构地震时程分析第34-35页
        3.2.3 构件应力和支撑柱时程分析第35-37页
    3.3 结构风荷载作用分析第37-38页
    3.4 结构关键节点对比分析第38-41页
        3.4.1 节点弹塑性发展过程第39-40页
        3.4.2 节点屈曲形态第40-41页
    3.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强震作用下双曲双扭网壳动力时程分析及比较第42-61页
    4.1 结构参数方案第42-43页
    4.2 结构模态分析第43-47页
    4.3 地震波的选取和调整第47页
    4.4 双曲双扭网壳结构(框架柱与柱斜撑组合)动力分析第47-51页
        4.4.1 EL-centro波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第47-49页
        4.4.2 天津波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第49-51页
    4.5 双曲双扭网壳结构(框架柱)动力分析第51-55页
        4.5.1 EL-centro波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第51-53页
        4.5.2 天津波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第53-55页
    4.6 双曲双扭网壳结构(无底座)动力分析第55-59页
        4.6.1 EL-centro波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第55-57页
        4.6.2 天津波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第57-59页
    4.7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5章 双曲双扭网壳结构抗连续倒塌分析第61-77页
    5.1 结构分析模型第61-65页
        5.1.1 参数方案第61-62页
        5.1.2 概念判断区域第62-65页
    5.2 双曲双扭网壳结构杆件的灵敏度分析第65-69页
        5.2.1 网壳杆件截面形式对杆件灵敏度影响第65-67页
        5.2.2 网壳下部支撑结构形式对杆件灵敏度影响第67-69页
    5.3 双曲双扭网壳结构节点的灵敏度分析第69-72页
        5.3.1 网壳杆件截面形式对节点灵敏度影响第69-70页
        5.3.2 网壳下部支撑结构形式对节点灵敏度影响第70-72页
    5.4 双曲双扭网壳结构抗连续倒塌性能分析第72-75页
        5.4.1 高灵敏度节点失效结构抗连续性倒塌分析第72-73页
        5.4.2 高灵敏度杆件失效结构抗连续性倒塌分析第73-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结论第77-78页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氯氧镁涂层—钢筋混凝土性能研究与竞争失效分析
下一篇:复合阻尼耗能可更换连梁的抗震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