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石家庄霾污染过程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分析及来源解析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引言第16-21页
        1.1.1 霾污染与大气颗粒物第16-19页
        1.1.2 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及源解析第19-2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1-25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21-23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23-25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页
    1.4 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6-30页
    2.1 站点介绍第26页
    2.2 样品采集第26-27页
    2.3 样品分析第27-29页
        2.3.1 水溶性离子分析第28页
        2.3.2 碳质分析第28-29页
        2.3.3 重金属分析第29页
    2.4 气体、颗粒物以及气象数据获取第29-30页
第三章 霾污染期间各污染物浓度水平第30-38页
    3.1 夏季霾污染期间污染物浓度第30-32页
    3.2 秋季霾污染期间污染物浓度第32-33页
    3.3 冬季霾污染期间污染物浓度第33-34页
    3.4 春季霾污染期间污染物浓度第34-36页
    3.5 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大气颗粒物化学特征分析第38-62页
    4.1 霾污染期间大气颗粒物水溶性离子特征分析第39-56页
        4.1.1 水溶性离子浓度与组成第39-50页
        4.1.2 水溶性离了粒径分布第50-56页
    4.2 霾污染期间大气颗粒物碳质组分特征分析第56-59页
        4.2.1 霾污染期间大气颗物粒碳质组分浓度第56-57页
        4.2.2 霾污染期间大气颗物粒碳质组分粒径分布第57-59页
    4.3 霾污染期间大气颗粒物金属元素特征分析第59-61页
    4.4 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大气细颗粒物来源解析第62-72页
    5.1 细颗粒物化学重构第62-65页
    5.2 PMF源解析方法第65-66页
    5.3 霾污染时期细粒子源解析第66-7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2页
致谢第82-84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86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86-87页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V减速器的传动精度分析
下一篇:基于BIM与Eworks技术的建筑工程事故预防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