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RV传动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1.3 RV减速器传动精度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RV减速器的结构与误差分析 | 第16-24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RV减速器简介 | 第16-22页 |
2.2.1 RV减速器结构组成 | 第16-17页 |
2.2.2 RV减速器传动原理 | 第17-18页 |
2.2.3 RV减速器传动特点 | 第18页 |
2.2.4 RV减速器传动比和传动效率计算 | 第18-22页 |
2.3 传动误差分析 | 第22-23页 |
2.3.1 机构误差的概念 | 第22页 |
2.3.2 机构的原始误差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RV减速器传动误差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4-36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传动误差理论 | 第24-25页 |
3.3 RV减速器等价模型的建立 | 第25-27页 |
3.4 各零件在啮合处或支承处等价误差的确定 | 第27-32页 |
3.4.1 渐开线行星传动在啮合处或支承处的等价误差 | 第27-28页 |
3.4.2 摆线针轮传动在啮合处或接触处的等价误差 | 第28-31页 |
3.4.3 行星架在支承处或接触处的等价误差 | 第31-32页 |
3.5 零件作用力的求解 | 第32-33页 |
3.6 RV减速器传动误差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3-3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RV减速器传动误差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36-54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RV减速器传动误差数学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36-39页 |
4.2.1 非线性方程求解方法 | 第36-37页 |
4.2.2 龙格库塔法 | 第37-39页 |
4.3 RV减速器各构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 | 第39-40页 |
4.4 系统主要刚度和阻尼的计算 | 第40-53页 |
4.4.1 输入轴支承刚度 | 第40-41页 |
4.4.2 渐开线行星齿轮啮合刚度和阻尼 | 第41-42页 |
4.4.3 摆线针轮啮合刚度和阻尼 | 第42-49页 |
4.4.4 轴承刚度 | 第49-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零件误差因素对RV减速器传动精度的影响 | 第54-70页 |
5.1 引言 | 第54页 |
5.2 RV减速器传动精度测试试验 | 第54-56页 |
5.2.1 试验方案与设备 | 第54-55页 |
5.2.2 试验过程与结果 | 第55-56页 |
5.3 RV减速器传动误差计算及分析 | 第56-57页 |
5.3.1 数值仿真结果 | 第56-57页 |
5.3.2 计算与试验结果分析 | 第57页 |
5.4 单项误差对减速器传动精度的影响 | 第57-68页 |
5.4.1 渐开线行星齿轮传动相关误差对传动精度的影响 | 第58-59页 |
5.4.2 摆线针轮传动相关误差对传动精度的影响 | 第59-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0-7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A 数学模型中的系数矩阵 | 第76-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