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朱舜水思想在日传播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页
1 绪论第10-39页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9页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9-21页
    1.4 基于朱舜水思想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文献综述第21-35页
    1.5 创新之处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9页
2 朱舜水生活时代的中日社会现状第39-56页
    2.1 朱舜水生活时代的中国社会现状第40-49页
    2.2 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社会概貌第49-54页
    本章小结第54-56页
3 朱舜水思想构建的理论基础和传播第56-94页
    3.1 真人朱舜水第56-64页
    3.2 理论联系实际的朱舜水思想第64-72页
    3.3 朱舜水在日礼遇考论第72-81页
    3.4 朱舜水的学识与德行第81-89页
    3.5 德川家族高规格礼遇朱舜水的缘由第89-92页
    本章小结第92-94页
4 朱舜水思想传播者:以安东守约为代表的学术共同体第94-114页
    4.1 日本朱子学派安东守约第95-104页
    4.2 水户学派创始人德川光国第104-108页
    4.3 一代儒宗伊藤仁斋第108-110页
    4.4 日本古学派鼻祖山鹿素行第110-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5 朱舜水思想在日本的建构与传播第114-147页
    5.1 倡导切实可行的儒家文化第114-122页
    5.2 朱舜水的“实理实学”思想理论第122-129页
    5.3 做人为本的教育传播思想第129-144页
    5.4 言行一致、深耕习作的治学态度第144-145页
    本章小结第145-147页
6 朱舜水思想在日本的传播方式第147-154页
    6.1 兴办教育讲学第148-149页
    6.2 书信第149-150页
    6.3 问答第150页
    6.4 以身作则的践行方式第150-152页
    本章小结第152-154页
7 朱舜水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对象第154-168页
    7.1 政治家第154-156页
    7.2 日本儒学者第156-166页
    7.3 爱好儒学的民众第166页
    本章小结第166-168页
8 朱舜水思想传播效果第168-192页
    8.1 对日本国民思想观念的影响第171-179页
    8.2 指导《大日本史》的编纂第179-182页
    8.3 朱舜水思想为明治维新提供思想理论指导和“开化”思想第182-185页
    8.4 朱舜水思想回传故国及其影响第185-190页
    本章小结第190-192页
9 结论第192-196页
参考文献第196-207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成果第207页

论文共2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冷鲜羊肉新鲜度检测研究
下一篇:内蒙古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