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目录 | 第4-6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6-8页 |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7页 |
| 1.2 铝电解过程中温度的获取 | 第7-8页 |
| 1.2.1 电解质温度的获取 | 第7页 |
| 1.2.2 电解质初晶温度的获取 | 第7-8页 |
| 第二章 高温熔盐初晶温度与熔盐组成关系的研究 | 第8-21页 |
| 2.1 高温熔盐 | 第8页 |
| 2.2 熔盐相图 | 第8-12页 |
| 2.2.1 相平衡原理 | 第9页 |
| 2.2.2 不同体系相图 | 第9-12页 |
| 2.3 熔盐组分和分子比对熔盐初晶温度的影响 | 第12-17页 |
| 2.3.1 熔盐初晶温度 | 第12页 |
| 2.3.2 电解质体系的研究 | 第12-13页 |
| 2.3.3 熔盐组分 | 第13-16页 |
| 2.3.4 分子比对初晶温度的影响 | 第16-17页 |
| 2.4 熔盐初晶温度与组分的关系 | 第17-19页 |
| 2.5 研究现状与前景 | 第19-21页 |
| 第三章 熔盐初晶温度的检测 | 第21-37页 |
| 3.1 初晶温度测定方法介绍 | 第21-22页 |
| 3.1.1 动态法 | 第21-22页 |
| 3.1.2 静态法 | 第22页 |
| 3.2 高温传感器 | 第22-30页 |
| 3.2.1 简述 | 第22页 |
| 3.2.2 传感器测温原理 | 第22-25页 |
| 3.2.3 传感器材料 | 第25-26页 |
| 3.2.4 传感器外保护套管材料 | 第26-27页 |
| 3.2.5 高温传感器器件的选择 | 第27-28页 |
| 3.2.6 传感器的标定 | 第28-30页 |
| 3.3 影响初晶温度测定结果的因素 | 第30-32页 |
| 3.3.1 传感器测温误差 | 第30页 |
| 3.3.2 操作方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3.3.3 冷却速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 3.4 实际电解质初晶温度测定的结果 | 第32-30页 |
| 3.3 影响初晶温度测定结果的因素 | 第30-32页 |
| 3.3.1 传感器测温误差 | 第30页 |
| 3.3.2 操作方式的影响 | 第30-31页 |
| 3.3.3 冷却速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 3.4 实际电解质初晶温度测定的结果 | 第32-34页 |
| 3.5 与文献比较 | 第34-37页 |
| 第四章 数模拟合的研究 | 第37-48页 |
| 4.1 概述 | 第37页 |
| 4.2 数学模型的拟合 | 第37-48页 |
| 4.2.1 MATLAB概述 | 第37-38页 |
| 4.2.2 回归分析方法 | 第38-42页 |
| 4.2.3 数模拟合 | 第42-47页 |
| 4.2.4 模型的修正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数模拟合的应用-XCA-1B型槽前分析仪的研制 | 第48-55页 |
| 5.1 研究思路 | 第48页 |
| 5.2 仪器的设计及研制 | 第48-51页 |
| 5.2.1 仪器设计的原则 | 第48-49页 |
| 5.2.2 高温传感器的设计 | 第49页 |
| 5.2.3 盛样器的设计 | 第49-51页 |
| 5.2.4 高温电炉的设计 | 第51页 |
| 5.3 仪器的整机结构 | 第51页 |
| 5.4 XCA-1B型铝电解质槽前分析仪的现场应用情况 | 第51-55页 |
| 5.4.1 长沙铝厂试用 | 第51-52页 |
| 5.4.2 平果铝业公司中心化验室试用情况 | 第52-53页 |
| 5.4.3 电解车间现场应用情况 | 第53-55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附录1 | 第61-62页 |
| 附录2 | 第62-63页 |
| 附录3 | 第63-65页 |
| 附录4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