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7页 |
1.1 纳米结构材料概述 | 第9页 |
1.2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9-12页 |
1.2.1 惰性气体凝聚原位加压成形法 | 第9-10页 |
1.2.2 机械合金化 | 第10页 |
1.2.3 非晶晶化法 | 第10页 |
1.2.4 剧烈塑性变形法 | 第10-11页 |
1.2.5 电沉积 | 第11-12页 |
1.3 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12-18页 |
1.3.1 弹性模量 | 第12页 |
1.3.2 强度 | 第12-16页 |
1.3.3 塑性 | 第16-18页 |
1.4 纳米材料的塑性变形机制 | 第18-24页 |
1.4.1 晶粒尺寸在100-500nm的材料 | 第19页 |
1.4.2 晶粒尺寸在50-100nm的材料 | 第19-20页 |
1.4.3 晶粒尺寸在10-50nm的材料 | 第20-23页 |
1.4.4 晶粒尺寸在 10nm 以下的材料 | 第23-24页 |
1.5 断裂 | 第24-25页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27-34页 |
2.1 镀层的制备 | 第27-31页 |
2.1.1 电沉积装置 | 第27页 |
2.1.2 电极材料 | 第27-28页 |
2.1.3 镀液组成 | 第28-30页 |
2.1.4 镀层制备的工艺规范 | 第30-31页 |
2.2 化学成分检测 | 第31页 |
2.3 镀层的微观结构表征 | 第31-33页 |
2.3.1 镀层微观结构的 XRD 分析 | 第31-32页 |
2.3.2 镀层微观结构的 TEM 分析 | 第32-33页 |
2.4 退火工艺 | 第33页 |
2.5 镀层的性能测试 | 第33-34页 |
2.5.1 镀层显微硬度 | 第33页 |
2.5.2 单向拉伸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电沉积微米、超细晶和纳米镍的组织结构和拉伸性能研究 | 第34-42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微观组织结构 | 第35-38页 |
3.3 力学性能 | 第38-40页 |
3.4 讨论 | 第40-41页 |
3.5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电沉积宽晶纳米镍的本征拉伸行为 | 第42-49页 |
4.1 引言 | 第42-43页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4.2.1 化学成分 | 第43页 |
4.2.2 微观组织结构 | 第43-44页 |
4.2.3 力学性能 | 第44-46页 |
4.2.4 拉伸断口的表面形貌 | 第46-47页 |
4.2.5 讨论 | 第47-48页 |
4.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低温退火对电沉积宽晶纳米镍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9-57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9-55页 |
5.2.1 微观组织结构 | 第49-53页 |
5.2.2 力学性能 | 第53-55页 |
5.2.3 讨论 | 第55页 |
5.3 小结 | 第55-57页 |
第六章 层错能对电沉积纳米晶 Ni-Co 合金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7-63页 |
6.1 引言 | 第57-58页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62页 |
6.2.1 微观组织结构 | 第58-60页 |
6.2.2 力学性能 | 第60-62页 |
6.3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