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频段RFID基带信号处理及相位检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1.1 射频识别技术 | 第8-12页 |
1.1.1 射频识别技术简介 | 第8-10页 |
1.1.2 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 | 第10页 |
1.1.3 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 第10-12页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 射频识别定位基本理论 | 第13-19页 |
1.3.1 RFID定位原理 | 第13-14页 |
1.3.2 RFID定位的特点 | 第14-15页 |
1.3.3 RFID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系统特性分析 | 第20-50页 |
2.1 射频电磁波定位技术 | 第20-26页 |
2.1.1 无线定位技术的发展 | 第20页 |
2.1.2 室内电磁波传播特点 | 第20-23页 |
2.1.3 定位信息的获取 | 第23-24页 |
2.1.4 基于RFID信号的相位偏移实现定位 | 第24-26页 |
2.2 通信协议分析 | 第26-29页 |
2.2.1 物理层 | 第26页 |
2.2.2 标签识别层 | 第26-27页 |
2.2.3 会话通道与查询标识 | 第27页 |
2.2.4 标签状态 | 第27-29页 |
2.2.5 读写器与标签之间的通信接口 | 第29页 |
2.3 编码与解码 | 第29-32页 |
2.3.1 FM0 编码 | 第29-30页 |
2.3.2 PIE码 | 第30-31页 |
2.3.3 R→T前同步码和帧同步码 | 第31-32页 |
2.4 调制与解调 | 第32-33页 |
2.5 通信链路仿真测试 | 第33-50页 |
2.5.1 发射链路 | 第33-41页 |
2.5.2 接收链路 | 第41-44页 |
2.5.3 相位差检测 | 第44-50页 |
第三章 基于相位差的无线定位 | 第50-65页 |
3.1 无线定位方法 | 第50-56页 |
3.1.1 能量衰减测量法 | 第50-52页 |
3.1.2 传播时间测量法 | 第52-55页 |
3.1.3 到达角度测量法 | 第55-56页 |
3.2 基于相位差的定位技术 | 第56-60页 |
3.2.1 相位差法 | 第57-58页 |
3.2.2 相位差变化率法 | 第58-60页 |
3.3 RFID定位参数的获取 | 第60-65页 |
3.3.1 信号强度获取 | 第61-62页 |
3.3.2 传播时间测量 | 第62页 |
3.3.3 相位差获取 | 第62-65页 |
第四章 副载波调制与相位差估计 | 第65-97页 |
4.1 副载波调制 | 第65-68页 |
4.1.1 副载波调制的必要性 | 第65-66页 |
4.1.2 副载波的选取 | 第66-68页 |
4.2 相位差估计 | 第68-82页 |
4.2.1 初相估计 | 第68-78页 |
4.2.2 直接相位差估计 | 第78-81页 |
4.2.3 分析与比较 | 第81-82页 |
4.3 相位差估计算法的设计 | 第82-97页 |
4.3.1 调制信号特性 | 第83-84页 |
4.3.2 射频直接带通采样 | 第84-86页 |
4.3.3 分段滤波 | 第86-88页 |
4.3.4 频谱细化估计与比值修正 | 第88-90页 |
4.3.5 动态范围扩展 | 第90-94页 |
4.3.6 多副载波测量 | 第94-9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7-99页 |
5.1 本文主要工作 | 第97-98页 |
5.2 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第98页 |
5.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03-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