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供现象的法理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1页 |
第2章 翻供现象及理性分析 | 第11-17页 |
2.1 翻供现象 | 第11页 |
2.2 翻供的特征 | 第11-12页 |
2.3 翻供的原因 | 第12-15页 |
2.3.1 翻供的客观原因 | 第12-14页 |
2.3.2 翻供者的心理因素 | 第14-15页 |
2.4 翻供的后果 | 第15-17页 |
2.4.1 积极作用 | 第15-16页 |
2.4.2 消极作用 | 第16-17页 |
第3章 翻供与人权保障 | 第17-23页 |
3.1 翻供与反对强迫自证其罪 | 第17-19页 |
3.1.1 “如实回答”义务的立法设置 | 第17-18页 |
3.1.2 翻供与供述义务 | 第18-19页 |
3.2 翻供与辩护权 | 第19-23页 |
第4章 翻供的审查判断 | 第23-29页 |
4.1 审查判断方法 | 第23-24页 |
4.2 翻供后口供的可采性问题 | 第24-29页 |
4.2.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口供采信原则 | 第24-25页 |
4.2.2 庭前供述与传闻证据规则 | 第25-26页 |
4.2.3 自白自愿性的证明 | 第26-27页 |
4.2.4 翻供后口供的可采性 | 第27-29页 |
第5章 如实供述的获得 | 第29-40页 |
5.1 现行供述制度缺陷 | 第29-31页 |
5.1.1 供述制度缺陷 | 第29-30页 |
5.1.2 供述制度缺陷的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5.2 鼓励如实供述 | 第31-40页 |
5.2.1 沉默权规则下的有罪供述 | 第31-33页 |
5.2.2 合法取得口供的方法 | 第33页 |
5.2.3 道德激励与心理引导 | 第33-35页 |
5.2.4 辩诉交易与量刑减让 | 第35-38页 |
5.2.5 执法者素质的提高 | 第38-4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页 |